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4a-20130203
icon34
寫作魔術室
2013.02.03
字,要寫好,寫全,寫對
在我們談各種體裁的文章該怎樣寫的時候,應該先說說寫字。現在,高小同學小小年紀就會用電腦打字,值得慶幸,也是跟得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體現。但把我們美麗、富有內涵和藝術性的方塊字(漢字)一筆一筆寫好,是我們身為中國人的天職。一篇作文或徵文比賽的稿件,字跡太潦草,大大影響老師閱讀和評審評分,甚至妨害了整個教學程序和賽事的進行,後果是十分嚴重的。 我曾經改一篇作文,上面字跡太潦草,找到寫的同學逐字逐句來問,他皺眉抓後腦,已認不出自己寫的是甚麼了。請問連自己都認不出,又如何教人家看得懂?古時有個字寫得很糊塗的縣官,將要買「豬舌」的「舌」字拉得太長,寫成「千口」,結果工人買不到一千口豬,竟買了五百口豬回來,令人哭笑不得。這是沒有把字寫好的著名例子。 有個同學不會寫某一個字,錯誤地將位置空著,也會產生惡劣的影響。柯喚德編著的《語文笑話》裡有個很好笑的例子叫《吃「人」》,就是講漏字的故事。有個學生在日記裡如此寫:「早晨,爸爸身體不好,叫我去買人 。我走進藥店,見盒子裡裝著許多人 , 有的人 大,有的人 小。我買了20克人 ,回到家裡,切成塊塊,放了幾片在鍋裡煮⋯⋯我爸爸就喝人 湯,再吃人 渣⋯⋯」這段文字讀了真叫人心驚。原來。小弟弟不會寫「人參」的「參」字,漏寫了一個「參」字。這是字寫不全。 常見的錯誤還有寫錯字、別字、白字、同音字。寫錯字也會影響句意、文意;少量的錯別字還可原諒,一旦錯得太多了,變成了錯誤百出、錯誤連篇的文章,  內容再好,也要大扣分。造成經常寫錯字的原因有幾個:  i. 少寫字;  ii. 少查字典;  iii. 寫好少檢查。 我們應該明白,一篇好文章就是一件精緻美妙的由文字組成的藝術品,錯漏太多就是令人遺憾的瑕疵。就像一碗芬芳的雪白米飯,外表看來是何等誘人啊,吃起來卻是摻含無數砂石,令食客吃來嘰哩喀拉滿嘴鮮血,那是何等掃興呀。
kjy13b-20121209
互動閱讀
2012.12.09
The Bears On Hemlock Mountain 喜怒山上的熊
我們在作文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很多不同的修辭手法,例如擬聲詞。 擬聲詞(onomatopoeia)是用來描繪物體或生物的聲音的詞語。讓我舉一些常用的例子:我們會用「嘩啦嘩啦」來形容雨聲、「叮噹」來形容鈴聲、「呼呼」來形容風聲;而動物的叫聲方面:我們會用「汪汪」來形容狗吠聲、「喵喵」來形容貓叫聲、「咩咩」來形容羊叫聲。適當的運用擬聲詞能夠把文章變得生動,引起讀者的興趣。 說起擬聲詞,我想介紹一本圖書給大家,名字是《Th e B e a r s O n Hemlock Mountain》。這是一本很適合兒童閱讀的故事,用字淺白,篇幅不長,但故事生動有趣。再加上書中簡單卻不失味道的插畫,定能挑起你閱讀的慾望。 故事是講述一個八歲的男孩喬納森受母親所託,到姨姨所居住的地方-- 喜怒山的另一邊,去借取一個大鐵鍋,好讓她準備二十人份量的大餐。月黑風高的晚上,喬納森隻身走在往姨姨住處的路上,竟然遇上大灰熊!喬納森究竟會怎樣應對呢?這這暫且不揭盅。 我今天想說的是書中所用擬聲詞的巧妙。作者在喬納森獨自越過高山時大量使用了擬聲詞,使讀者彷彿與喬納森一起置身於喜怒山上,增加了讀者的投入感。我從書中抽取了一段運用了擬聲詞的文字,讓大家感受一下作者所營造的氣氛:  "Crack! " a branch broke in the woods. It was as loud as a pistol shot.  "Woo-ooh. Woo-ooh!" That was an owl, but it was most lonely sound.  如果把整句語譯成中文的話,那就是:  「『啪!』樹林裡的一枝樹枝斷開了,那斷聲好像槍聲一樣響。 『嗚喔,嗚喔!』那是貓頭鷹的叫聲,是我聽過最孤寂的聲音。」 作者運用了樹枝斷開的聲音和貓頭鷹的聲音,營造出一種陰森緊張的氣氛,令讀者不斷追看下去,迫不及待地觀看下一步的發展。書中還有很多運用擬聲詞的地方。想了解更多擬聲詞的用法的話,不妨看看這書,順道看看喬納森怎樣對付大灰熊,享受一趟刺激的閱讀旅程!  麥芷蔚 嘉諾撒聖心書院 中四
kjy02_2012120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12.02
深井天主教小學 聖人芳蹤處處
  假如老師給你一條作文題目「我的好榜樣」,你心目中的主角會是誰?紅歌手?成功商人?或是太空人?由教會冊封的聖人就像天主賜給我們的領路人,是我們生活的榜樣,並時常為我們代禱。深井天主教小學積極在校內推廣聖人,鼓勵同學們以聖人為模範,效法基督 。   假如老師給你一條作文題目「我的好榜樣」,你心目中的主角會是誰?紅歌手?成功商人?或是太空人?由教會冊封的聖人就像天主賜給我們的領路人,是我們生活的榜樣,並時常為我們代禱。深井天主教小學積極在校內推廣聖人,鼓勵同學們以聖人為模範,效法基督 。 (本報專題)教會內的聖人懷著忠誠堅貞的信德、在困難中常存的望德和出類拔萃的愛德生活,當天主有力的見證人。他們完成在世的旅途後,在天上同享天主的光榮。在深井天主教小學內,四處都能發現聖人的「蹤跡」:操場、禮堂、教室、音樂室,甚至是實驗室,都掛起了聖人的畫像、聖相和金句,聖人無處不在。該校在前校監羅國輝神父的推動下,為每個班級安排主保聖人,希望學生能更了解教會推崇的德行,和聖人的生平,好好學習。 散播愛的種子 該校四年級的主保聖人為真福德蘭修女(1910-1997),對當日接受本報訪問的同學而言,這位真福的德行給他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她隻身到印度服務,照顧窮人和病人,待他們如上賓,讓他們能有尊嚴地生存、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五年級生許安樺認為真福的事跡激勵了他熱心服務。安樺分享他的反省,「我會熱心參與售賣慈善獎券,也明白到不應抱怨風紀的當值時間長,而是該學習德蘭修女熱心助人的精神。」 和安樺非常要好的楊景晞認為,德蘭修女不追求物質生活,是他學習的對象。「她將諾貝爾和平獎的獎金全數捐給窮人,也沒有出席豪華的晚宴;她總是穿樸素的衣服,過儉樸的生活」,景晞表示。「我則認為德蘭修女的無私奉獻最值得學習,」六年級的溫柏喬表示,「人們並沒有要求她做甚麼,她卻甘願為他們獻出一生,她現在必定在天國快樂地生活。」認識真福,柏喬也有所領會,「我學會不要計較太多,而是要包容,在日常生活中做更多愛德服務。」 傳揚福音喜訊 除了實踐耶穌愛人如己的誡命,聖人在福傳方面亦擔當了重要的角色。實驗室並不是同學經常使用的房間,聖高比的畫像在該校的實驗室裡顯得悄然獨特。聖高比談不上是香港的學生熟悉的聖人,出乎意料之外,他卻是蔡子筠最欣賞的聖人。聖高比(1894-1941)是波蘭籍方濟會神父,一生熱愛聖母,曾遠赴亞洲傳教,到過日本,也到過中國及香港。「他是一位殉道聖人,」在納粹黨集中營裡,為了拯救一名同伴的性命,高比神父自願犧牲。子筠表示她在聖高比身上學懂犧牲,為同學和有需要的人貢獻自己的時間,「我也願意學習他對聖母的敬愛;在玫瑰月期間我也常誦念玫瑰經,亦有準備玫瑰花送給聖母媽媽。」 該校五、六年級的主保聖人聖保祿宗徒(公元一世紀)和聖方濟.沙勿略(1506-1552),均是傳教士的表樣。前者於初期教會積極傳教,毋懼猶太人同胞的誤解和羅馬人的施壓,勇敢向外邦人宣告天國的喜訊;後者為耶穌會士,在東亞地區傳教十多年,最後更死在廣東省上川島。羅巧楠表示,認識了聖保祿宗徒歸化的事跡後,她更明白天主的慈愛,「聖保祿曾迫害基督徒,但他認識天主的安排後願意改過,最後成為偉大的宗徒。我學到所有人也有缺點,但只要我們願意改過,天主便會寬恕我們。」 此外,該校一和三年級的主保聖人分別是聖家和中華聖母,至於二年級的主保,是守護天使。二年級的吳冠達和陳思穎,是該校的宗教大使,平日會帶領祈禱,也會在祈禱室維持秩序。年紀小小,他們沒有像其他學兄學姐般,把主保的事跡、經歷娓娓道來,冠達只是簡單地說:「我信守護天使在我們心中,他會提醒我們做好事,不要做壞事。」 聖方濟.沙勿略的慶日將至,為加深學生對聖人的認識,校方特意製作壁報板介紹。該校宗教科劉佩微老師表示,除了透過教室內的畫像和金句介紹聖人予學生認識,校方亦有其他相關活動,「我們會為聖人製作壁報板,也會在聖人瞻禮日的早會上講述他們的事跡。此外,我們還會定期播放相關的宗教電影,並藉遊戲、做手工、祈禱等讓學生更了解聖人,並鼓勵他們學習聖人的芳表。」 聖人都是忠於基督的典範,也是我們基督徒的榜樣,主保聖人更保證為我們轉禱。其實,人人皆可成聖,因為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善的本質,通過祈禱和福傳,願我們都能在每日生活中成聖自己,聖化他人。(澄) -------------   聖方濟.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 (慶日:十二月三日) 聖方濟.沙勿略是西班牙人,是耶穌會早期五位核心成員之一。他懷著熾熱的心火,一生致力傳揚基督福音,首先到印度傳教,尤其關注兒童、貧病和老弱,其後又到斯里蘭卡、馬六甲、日本等地傳教。1552年,沙勿略神父到達中國邊境,無奈不獲清政府批准入境。他在上川島等待機會,以無私的愛德關懷島上漁民,感染他們皈依天主,追隨基督,卻於期間不幸病逝。教會立他為傳教區主保。      
kjy02_201206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6.23
陳傲嘉 鍾旻鋒 陳欣 賴彥雯 暢遊文字花園
  (本報專訪)寫文章,用文字表達心底話,分享成長的生活 —— 創作是一份寶貴的經驗,你感受過嗎?學年快結束,本報記者走訪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及梨木樹天主教小學,分別與四位經常投稿本報「創作天地」的同學,樂談創作的感受。 受訪學生中,年紀最小的是二年級生陳傲嘉。傲嘉就讀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自一年級開始,每月投寄文章到本報。她利用大方格的練習紙,以整齊有序的筆劃書寫文章,配合線條簡單的鉛筆手繪畫,圖文並茂,令人印象深刻。可愛直率的傲嘉跟記者閒談生活和興趣,真情流露:「每次完成文章,媽媽幫我把作品寄出。我喜歡寫作和繪畫,我認為圖畫能幫助表達文章的意思。」  過往投稿的作品裡,傲嘉對文章題目〈幸福的小女孩〉和〈鼓勵〉,記憶猶新:「我很喜歡『鼓勵』這個題目,因為我的家人、老師和身邊的人經常鼓勵我呢!『創作天地』每兩個月設定不同的主題,這有助我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傲嘉在〈鼓勵〉一文中,記述她在體育科跳繩考試的經歷:「我只能完成十多下跳繩的動作,我感到十分失望,後來,媽媽鼓勵我,我才重拾自信心。」 傲嘉特別為是次報導,繪畫插圖,表達她的作品獲刊登的感受。你也感受到她的喜悅嗎? 就讀聖方濟各英文小學五年級的鍾旻鋒熱愛寫作和閱讀,他自言每天都會抽空閱讀,汲取書本中不同的養份:「媽媽在假日會陪伴我到公共圖書館,借閱圖書。我最愛閱讀小說類的書籍,如翻譯小說《冒險小虎隊》和《老鼠記者》。閱讀讓我認識豐富的詞彙,又能刺激我的思維,有助構思和寫作文章。」談及寫作習慣,旻鋒認真地說:「寫了初稿後,我會把文章朗讀一次,然後反覆閱讀和修改用詞和句子。」  旻鋒的文章曾數次獲刊登,他的心情相當興奮:「即使文章未獲刊登,我也不會失望,因為我已盡力寫作了。」每個星期日,旻鋒與母親一起回到聖堂,鍾太在聖堂購買《公教報》後,讓旻鋒閱讀隨報附送的《喜樂少年》。旻鋒十分享受閱讀《喜樂少年》,更成為了忠實讀者,他瞇著眼睛笑說:「三年級開始,我定期投稿到『創作天地』,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本學年初獲刊登的〈書包〉。我以五官感受,描寫自己的書包;它一直陪伴我喲,好像我的好朋友。」 來自梨木樹天主教小學的陳欣和賴彥雯,暑假結束後,將離開母校,踏入中學階段,各奔前程。兩位同班同學感謝中文科劉玉容老師的鼓勵,她們自五年級起,逐漸對寫作產生興趣,並積極投稿至「創作天地」。彥雯首篇獲刊登的文章名為〈友誼像明燈〉,她說:「我發現藉文字與別人分享感受和想法,是很愉快的經驗呢!」陳欣剛於去年,從國內來到香港定居,她沒料到自己的文章竟獲刊登:「我的心情非常興奮啊!在香港展開新的生活,我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困難;可是,我的文章獲得別人的認同和賞識,這件事增強了我的自信心。」 在彥雯印象中,較深刻的創作主題是「顏色」:「創作主題讓我發揮想像空間,令寫作更富有挑戰性呢。」陳欣補充說:「對啊,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主題,更可選擇合適的寫作文體。」暑期即將展開,兩位小妮子已計劃善用假期。陳欣將會專注增進英文知識,為中學的課程作好準備;彥雯藉閱讀名人的傳記,從別人的生活經驗中學習生活智慧。 本學年最後一次的創作主題是「鼓勵」,兩位應屆畢業生的作品裡,均以個人經驗為例子,父母、師友窩心的鼓勵話語,激勵她們昂首前行。劉玉容老師盼望兩位同學長大後,回想校園生活時,這些投稿的經驗及用心寫成的文章,將帶給她們美好的回憶。(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