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6_20231001_f

(本報專題)水質污染這議題,一直備受世界各地關注,最近日本排放核廢水,更成為全球熱話。水質污染對海洋生物的影響顯而易見,會導致海洋生物死亡,而人類飲用了受污染的水,也會影響健康。有見及此,聖若瑟書院四名中四學生著手研發「環.澱」(MStarchion),該產品能去除水中選定的重金屬離子和放射性金屬離子,這項研究獲得剛於8月舉行的第五十六屆聯校科學展覽全場總冠軍,該校經已連續三屆蟬聯科學展覽的全場總冠軍。

 

改善污染 恢復節奏

 

「環.澱」是使用廉宜、無害、環保的澱粉,混合有機化合物「冠醚」改性而成。基於兩者的化學特性,混合後的成品可去除污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和重金屬離子。這兩種物質,對水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污染物殃及整個生態系統。該發明由就讀中四的林尚輝、李學霖、梁子睿、吳焯衡研發。

 

放射性同位素來自各種源頭,如核廢料,其中鍶-90(Strontium-90)是由核武器和核電站中核裂變形成,一旦被吸收到骨骼和牙齒中,可引致骨癌或血癌;而重金屬如鉛、銘來自不同源頭,例如不善棄置的工業廢料或舊電池等,如被身體吸收,會損害我們的身體機能。參與項目研究、現時就讀中五的李學霖和林尚輝表示他們在制定研究方案時,參看了大量科學文獻和研究報告,經過實驗、反覆驗證、製作樣本和不斷改良, 才取得理想數據, 研發成理想組合—— 「環.澱」。

 

李學霖是研究團隊的隊長,團隊花了大半年時間研發項目,感恩研究過程雖偶有樽頸, 但在組員同心協力下,發揮嚴謹的科學精神,最終取得理想數據,達致現時的研發成果。

 

除了團隊合作無間外,林尚輝也感謝老師的支援:「看科學文獻遇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會向老師求教, 老師幫我們釐清頭緒。做實驗時,老師也會陪伴在側,卻不會多加限制,給我們很大自由度,讓我們可無後顧之憂地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研發期間,中學實驗室的儀器已無法滿足研發團隊的需要,於是老師協助聯繫大學,借用大學實驗室讓團隊繼續深入研究。大學的實驗室採用更先進的儀器,和更嚴謹的研究方法,擴闊了團隊的眼界。

 

給予空間 背後支持

 

該校STEAM課程主任鍾卓廷謙稱整個研發項目,由學生全權負責,老師只是從旁鼓勵和支持:「學校非常支持學生多作嘗試,給予他們很大彈性和空間,也鼓勵他們從錯誤中學習,老師絕少干預。」學校的積極不干預政策,令學生更主動更多元,在各領域均有突出成績。

 

「很欣賞同學對科學研究的熱忱,由統籌、研究、修正,最後研發成功,都由他們一手包辦,證明了他們的解難和研發能力。」STEAM副課程主任麥愷盈鼓勵同學繼續多作嘗試。

 

李學霖和林尚輝期望研發成果能解決人類的生態問題,而在籌備展覽期間,有機會與其他參賽學校的學生交流,發現他們均對科研充滿熱誠和投入,兩人相信如能凝聚這股力量,出來的效果是無與倫比的。(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