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0b-20121209

 

 中學時,學校很注重默書,文言文不用說也要背默, 語體文則必定要讀默或默生字詞語。因為經常默書,使我熟習課文,掌握字詞,得益很大。

記得除了平時要默書之外,每學期三次考試中,也要考默書。語文試卷的第一題,就是默書,主要抽默曾經默過的文言文。例如,默寫〈岳飛之少年時代〉,由「岳飛字鵬舉」起,至「盡得同術」止。或默寫白居易〈燕詩〉全首,等等。當時的老師認為,平時默過,很快就會忘記;重新溫習,再默一次,則可以記憶很久,甚至終身不忘。

我非常同意老師的看法。不錯,溫習再溫習,讀完再讀,可以歷久不忘。不難發現,很多人離校多年,還能背誦〈將進酒〉、〈陋室銘〉等詩文,相信必然是經過多次溫習的結果。

二十年前,我經常到學校探訪,偶然也發現學校有考默書的。但由於那時語文教學的側重點有所改變,有人認為語文教學是培養語文能力,語文試卷應考核語文能力, 不應考記憶。大勢所趨,默書的考核也漸漸絕跡。我覺得很可惜。現在強調學校校本,真希望學校能把默書列入語文考卷裡。

知道很多學生以背書為苦事。因此,我在中學任教時,在背默之前,我會叫學生先在課堂裡齊聲朗讀課文, 每天讀一兩次。以我觀察,讀得十數次後,學生大都能背得七八成,只要默書前一晚,在家稍加溫習,就可應付裕如。由於不是集中於一天,而是分開多日來誦讀,相信學生不但應付了當前的默書,也會記得長久。

背默、讀默外,我還加一項「課外讀默」。我用報章、雜誌作默書材料,藉此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時,也留意一些陌生字詞,同時也可讓我得知學生真正的程度。

十一月二十六日《明報》有一篇調查各校首屆文憑試成績的特稿,標題頗駭人,「中文成名校生升大死穴」, 報道頗多英中學生在今次的文憑試,中文科成績未達3 級,喪失入大學的資格。而中英文成績俱佳,入大校率最高的是鄧顯中學。該校校長劉志遠指出,雖然政府取消中文科的範文,但該校堅持要有範文,並加入大量文言篇章,要學生背書、默書。劉校長的做法,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