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231001new_f

(本報專題)走進德望小學的校園,你會發現處處都有動物的蹤影,除了靈巧活潑的貓咪外,另有雙雙對對的愛情鳥、烏龜、蝴蝶等,還有仍在構思中的螢火蟲……該校校長阮嫣玲修女,早在2012 年社會上出現年輕人虐貓事件時,已省思年輕人不懂尊重和珍惜生命的原因。於是萌生在學校推動愛護動物、尊重生命的教育:「學校的核心價值是愛, 包括愛天主、愛人、愛生命,生命是值得尊重的,我認為要將這個重要的課題傳遞給學生。」

 

剛好這時學校附近出現流浪貓, 便由捕捉、絕育、放回開始,最後索性收留貓貓在學校安穩地生活,牠們更成了學校的生命導師。

 

珍視動物與人的關係

貓貓進駐學校後,學校將愛護動物的訊息,融入常識和宗教科當中,讓學生珍視動物與人的關係, 並懂得關顧弱小。學生事務主任及德育科老師張婉心表示:「我們在二年級常識科加入愛護動物課題,同事和阮修女會帶貓貓入課室介紹給同學認識,讓同學知道學校的貓貓有來自附近社區的、有來自繁殖場的、有被遺棄的,共通點是貓貓全都感情豐富, 知道自己是否被愛,讓同學明白與動物相處不單是提供食宿,更重要是建立關係。」學校更會推廣領養代替購買的訊息,使學生懂得尊重生命。宗教科老師唐漪文通過聖經內容讓學生明白動物和人均是天主的受造物,人類是大地的管家,我們有責任照顧大地和其他受造物。

 

此外,校園還建立了蝴蝶園,讓學生了解胎生動物以外的物種。「在蝴蝶園中除了蝴蝶,我們還栽種了很多植物,在孕育蝴蝶的過程中,同學會接觸到毛蟲和蝴蝶的繭,當他們看到蝴蝶破繭而出,除了訝異大自然的神奇外,還會學懂愛惜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常識科老師張瑩珊和張瑩盈異口同聲表示相比文字解說,這種切身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更為深刻。

 

事就這樣成了

常識和宗教科以外,貓貓也化身圖書館館長,於特定時間到圖書館當值,與同學一起學習,以鼓勵他們多閱讀。就讀小六的姜懿晴、蕭詠之、郭貝怡和小五的胡芊提均誇讚貓館長可愛,而圖書館內貓蹤處處也讓閱讀氣氛更為輕鬆。與貓貓互動的過程中,同學們不但能了解貓貓的習性和特質,對貓貓的印象也由冷傲、不友善,變為親切、可愛,而愛護動物、尊重生命的訊息更是牢牢銘記。

 

「打風落雨時,我會為街上的流浪動物祈禱,希望牠們在風雨中平安。」家中飼養兩隻狗和兩隻雀鳥的懿晴,認為愛護動物和教育下一代尊重生命是自己的責任。詠之小時候曾被貓貓抓傷而害怕接觸牠們,現時已完全改觀: 「我以前不太喜歡動物,但現時在社區看見動物會留意牠們是否需要幫助,即使是一般人認為嘈吵的蟾蜍叫聲,我也覺得是大自然的美妙聲音。」貝怡和芊提也學懂關心動物的需要:「在新聞看到動物被遺棄,我們會不開心,所以養動物前一定要三思,而且一定要領養代替購買。」

 

阮嫣玲修女深信動物不是偶然出現,《創世紀》中,天主創造萬物都認為是好的,天主希望人類從動物中看到美善,願意與其他生命一起生活,並從中學習。推廣愛護動物、尊重生命的初衷,透過學生的分享,證明已取得滿意的成效,事就這樣成了。(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