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7_20230402_f

一項講求高速及刺激的短跑道速度滑冰(簡稱短道速滑)冰上運動,放在高主教書院中五學生吳卓彥身上,憑著其專注與自律的態度,即使受疫情影響,近三年來也沒有機會參賽,也無阻他在短道速滑發光發亮, 因他銘記該校「堅毅力行」的校訓,「只要願意堅持下去,保持平常心面對一切,在個人能力範圍內做好本分,已是最好的表現。」

 

穿上速滑衣、速滑專用的溜冰鞋、頭盔、手套、護頸套以及防冰刀切割等裝備,吳卓彥便在溜冰場上專注地訓練,他是短道速滑青少年組別的香港代表隊隊員,去年12月底,他首次在疫情後參與短道速滑香港盃,贏得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冠軍及團體賽精英B組冠軍,他說,持續不斷的訓練就是致勝關鍵。

 

每天,吳卓彥也會進行深蹲的體能訓練,以鍛鍊臀肌、髖部、小腿肌肉及大腿肌肉的力量,他認為作為運動員需要持之以恆訓練,「沒有機會在溜冰場練習時,便在家鍛鍊體能;未能比賽時,練習也可以強身健體,對自己也有幫助。」

 

短道速滑又名快速滑冰,在溜冰場上速滑,每次比賽約有四至六人,運動員在闊30米、長60米的國際標準溜冰場內,沿著周長111.12米橢圓形賽道滑行。1992年,短道速滑在法國舉行的冬季奧運上,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吳卓彥學習短道速滑前,最先是學習滾軸溜冰,「純粹是父母希望我在兒時選擇一項運動以強身健體。」學習滾軸溜冰一年,教練有見他對此項運動興趣不大,便推介與滾軸溜冰相類近的短道速滑,以延續所學。

 

短道速滑 爆發個人力量

 

他接觸短道速滑後,一試便喜歡上,他說香港甚少冰上運動,因而對此感到新奇。小四開始,他正式學習短道速滑,小五獲選為短道速滑青少年香港代表隊, 小六首次參與在泰國舉行的亞洲錦標賽,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獲得季軍,往後也曾到過印尼、新加坡及俄羅斯等地代表香港參賽。

 

事實上,要在香港持續接受短道速滑訓練並不容易,早年香港的溜冰場仍未有標準場地,以及場地不足,他平日在香港受訓,也要趁早上溜冰場仍未開放時進行;或是於週五下課後跟隨香港隊前往東莞訓練,才有機會在標準的溜冰場地訓練,待至星期日下午回港。

 

他認為,溜冰場的大小影響運動員作賽,「短道速滑運動員在高速滑冰期間,需要在足夠的空間進行加速或超越對手的動作,並要有足夠的距離確保安全。」

 

平常心面對一切

 

四年前的暑假,他在比賽中發生意外,休息了接近四個月,「我所穿的冰鞋冰刀上有污漬,因而在高速滑行其間絆倒,整個人撞向牆身,當時未能站起來才得知小腿骨裂。」訓練因而全面暫停, 體能下降,但他沒有因而感到挫折,反而提醒自己康復後盡快投入訓練,更明白裝備及保護自己的重要。

 

卓彥表示,自己時常以平常心面對一切,他說這是運動員應有的態度;現在站在溜冰場上,他希望有一日可以代表香港參加奧運,更希望短道速滑普及化,讓愈來愈多港人參與。當問及是誰一直支持他發展短道速滑時, 他旋即回應「一定是家人」: 「儘管家人甚少表露出來,但我知道他們默默支持我:賽前或離港訓練,會簡單說句『加油』;每個比賽,母親也會到場支持我,我感謝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