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21021

 

(本報專題)早上,踏上鬱鬱蔥蔥的草原,走近成群的綿羊;晚上,抬頭望向夜空,滿目盡是星羅棋佈的閃爍星斗。他們又穿梭於參天巨木之間,探訪珍稀的昆蟲。他們是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的五、六年級生,剛過去的暑假,一行二十七人參加學校舉辦的台灣生態遊學團。從此,他們眼中的台灣不再只有夜市和書店,而是從另一個角度,更深入認識寶島台灣及其保育工作。

 

難忘自然之美

七天的行程排得滿滿,由台中到台北,二十七位同學在老師帶領下到訪清境農場,漫步溪頭森林保育區,體驗台北防災教育館和成功高中昆蟲館,甚至參觀北投焚化爐,忙得不亦樂乎。五位剛升上六年級的男同學接受訪問,七嘴八舌,踴躍地分享他們在台灣的所見所聞,記者也能想像這次旅程,實在為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一的行程,五人卻各有不同體會。在清境的晚上,黃俊德因遲遲未入睡,遂成為少數跟老師到室外看星星的同學之一。「那是凌晨十二時多,山上多麼冷」,黃俊德回想,「但看著滿天星星,我驚訝得合不上口!」除了第一次看見數不清的星宿,這次旅程中,黃俊德還經歷了很多第一次。「我第一次這樣近距離接觸馬和羊,第一次餵飼牠們」,他笑道,「我的手都沾上牠們的唾液,卻很開心。」而在溪頭森林保育區,除了見到很多香港沒有的植物,黃俊德還有另一個獨特經驗,「我看見有兩隻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他笑著說。

梁浚希和李俊賢則最愛參觀昆蟲館,「那兒有不同品種的蝴蝶、有漂亮的金色甲蟲;有標本,也有真的……簡直是眼花繚亂」,他們如數家珍地分享他們在館內的見聞。「我們還看見了幼蟲,是真的、會動的,香港大概沒機會看到吧!」文靜的何思朗則最難忘在防災教育館的經驗,透過模擬天災的環境,參加者可以學到發生自然災害時能怎樣保護自己,避免受傷。「教育館以水蒸氣模擬火災時濃煙瀰漫的情況、在感受強勁颱風的展館內我們渾身濕透,我們還體驗了地震的情況」,思朗表示。同學們更為記者即時示範發生地震時該到牆角抱頭蹲下的姿勢。隨團出發的黃詠思老師見狀說道: 「同學們有親身經歷,才會記得這麼清楚。」

反思環保之要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相信此話不假,行程為同學帶來豐富收穫,行程以外他們也有不少觀察。「台灣空氣質素很好,街道也很整潔」,俊德和廖銘希不加思索答道。「當局也有制定不少環保政策,例如鼓勵市民舉報亂拋垃圾者、限制家居廢物重量等」,俊賢和思朗補充,浚希更總結說:「台灣人的環保意識比香港人強得多。」反思這次旅程,他們明白到要保護美麗的大自然需由自己做起,最應該做的便是減少廢物,「不好好處理的話,廢物只會愈來愈多。」

黃老師表示學校每年也會舉辦遊學團,以往多以語文學習為主題,今年到台灣則希望學生透過親身接觸,可以更認識生態和環境保護。她表示很高興見到學生有所得著,「我們到一所紙寮參觀時,看見那些婆婆付出很多勞力造紙,明白到每一張紙也得來不易,在場有同學當下便自我反省,承諾以後會珍惜用紙。」

黃老師亦十分珍惜和同學參加遊學團的經驗,認為可以更認識他們,「和同學在課室以外相處了一週,有更多了解他們的機會,期間發掘到他們不少的優點,有些很樂於助人,有些很有幽默感」,她續道,「這些是平日在課堂上不容易了解到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本上的知識固然重要,但親身感受,得到的卻是另一番體會;走進世界,看到的,更多。(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