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0a-20120923

 

碧山深處絕纖埃

麵麵軒窻對山開

谷雨乍遇茶事好

鼎湯初沸有朋來

幾個月前遊深圳東部華僑城,發現這一首妙詩。這詩用正體字書寫,第二句「麵麵軒對山開」,「麵麵」二字,令人費解,但相信是「面面」之誤。而「谷雨」亦可能是指「穀雨」,是二十四氣節之一。這詩字寫得不錯,書寫的人應有一定的學養,但又怎會犯這樣簡單的錯誤呢?

我猜犯錯的原因,大概由於原詩用簡體字,再用電腦「繁簡對轉」軟件,轉為正體字所做成。簡體字簡化其中一個原則,就是把同音的字合併,取筆劃最少的一個代表其他的字。例如,麵、面兩字同音,於是取消麵字,用「面」字代表兩字。入中國大陸,如果見店鋪的招牌寫「刀削面」,不必驚恐有刀要削你的面,其實是指「刀削麵」而已。

漢字造字初期,假借及通假是常用的,因而出現了一字多義的現象。例如天上的雲叫做「云」﹔表示說話,人云亦云的云,亦叫「云」。於是云字便一字有兩義了。但為了表示兩者有所分別,造字者把表示天上的雲的「云」字加了雨字,變成「雲」字,於是由一個字就滋生成兩個字了。再例如,采字變成采、採、彩﹔舍字變成捨、舍﹔師字變作師、獅,等等。都是希望做到音雖同,但意義不同,以便區分。文字數目,也由此而增多。

現在的簡體字則反其道而行,甚至把不相關的同音字也合併成一字。因此,在電腦由簡轉繁時,會出現很可笑的現象。例如,把梁羽生的《白髮魔女》寫成《白發魔女》,范徐麗泰變為範徐麗泰,大鄉里寫作大鄉裏。

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茫茫。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其中「惟餘茫茫」的餘字,在簡體字中已變成「余」,即「惟余茫茫」,如果用簡體字書寫這首詞,這個「余」是指「餘」,還是指「余」,讀者不易判斷。由此可見,用簡體字寫作,尤其是古詩文,很多時會出現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