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211010_s

 

(本報專題)馬鞍山聖若瑟小學的前身,是山上服務礦工和村民的聖若瑟小學義校。1980年代山上村民人數減少,義校結束,校內的長板櫈便送到山下新校繼續服務新發展區的居民。近日學校便把其中一些長板櫈循環再用,讓學生親手為這批極具意義的木材賦上新生命。

本年是聖若瑟年,學校舉辦了「斷樹新生命:親子板櫈工作坊」,邀請家長和學生化身成大小木匠,效法學校主保聖若瑟, 使用3張長板櫈的櫈面,改製成家用小板櫈。

認識傳統榫卯工藝 不用釘子製作板櫈

四年級生邱紫晴與爸爸參加了這次兩小時的工作坊,他們於學校室內操場內集合,戴上手套,手拿砂紙打磨木材,並在拼接木材後,用錘子把木材接合,最終製成了一張小板櫈。「最困難的步驟是打磨木材,因為要長時間打磨,木材上有很多突起的刺,碰到會好痛。」但由木材粗糙的表面,打磨到光滑,紫晴也感到很高興。

這次製作小木櫈,便用上長板櫈原來所使用的「榫卯」原理。榫卯是在兩件木材上採用凹凸互扣的接駁方法,其中凸的部份叫榫(或榫頭),凹的部份叫卯(或榫眼、榫槽)。現時使用鐵釘或螺絲來接合家具,過程中較易令木材劈裂,對比下使用榫卯來接合木櫈,接駁位卻很結實,這也是長板櫈可以留用多年的原因。

這次工作坊亦趁機帶出榫卯這傳統工藝,而校方事前便把一些組件以榫卯的方式準備好,方便參加者在工作坊上併接榫位。

 

使用工程餘下木方  教導學生善用資源

小板櫈的面板用了長板櫈的木外,櫈腳則採用早前校舍工程用剩的木方, 從中帶出環保觀念,讓學生學習如何循環再用資源。

四年級生張景泰與媽媽一起參加工作坊, 原來兩母子在環保手工方面大有心得。「媽媽早年已把我的木製嬰兒床改成書桌。」過去五年,景泰便一直用那書桌來做功課。媽媽又會用報紙來製成再造紙,有時他也會陪媽媽一起做,「先把報紙撕成小塊,浸在水中,再拿出紙漿壓扁弄乾來用。」

工作坊後,家長可以把小板櫈帶回家使用。四年級的劉燁熹很珍惜這張由他與爸爸合製的作品,這次活動更啟發了他對木工的興趣,希望日後可以再製作其他木裝飾品。

板櫈具歷史與信仰涵意  願學生效法主保刻苦精神

校長楊翠珊在工作坊上,便對學生簡介了長板櫈的歷史,也讓學生多認識辦學團體方濟會過去70年來在馬鞍山的服務。她指這些小板櫈,是親子合作的結晶,也是學校歷史傳承的見證:學校成立之初,接收了山上義校不少物資,包括這些具備特色的長板櫈。

「長板櫈旁邊腳的榫位呈十字架形狀,代表聖堂。」楊校長說,學校每年都會請木工師傅打磨並維修木櫈。學校目前還約有40張長板櫈,留在校內供學生使用。至於學校正門的聖若瑟像, 亦是從馬鞍山山上的聖若瑟小堂搬來的。 

楊校長期望學生能效法學校主保聖若瑟的刻苦精神,以謙卑勤奮的心服務學校,成為天父的好兒女。(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