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5_20201108_s

骨頭藏在我們的肌肉內,平常我們是無法看見的,但當我們的骨頭可能受傷、移位或變形時,便要以X光來照看骨頭的影像,以診斷骨頭是否真有不妥。你有照過X光嗎?這次我們就一起讀讀有關X光和骨頭的繪本吧! 

《恐龍X光》

恐龍們在醫院焦急地等待醫生,劍龍一臉愁容,牠背上的大骨板使他行動遲緩,其他恐龍還取笑牠是笨蛋;慈母龍以為自己生病了,因為牠愈來愈消瘦;劍角龍媽媽帶著頭上腫了個大包包的孩子來看醫生。幸好照過X光機後,醫生發現大家都沒事。劍龍的大骨板是用來調節體溫的,是正常的結構;慈母龍只顧照料孩子,忽略了自己, 所以不斷消瘦,媽媽以後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了;小劍角龍頭上的包包不是打架得來的傷,牠的頭骨本來是蠻厚的。

作者慶惠媛在一次訪問中提到,她創作這繪本的靈感,源自一次她在醫院候診時的經歷。她希望用有趣的故事,減輕孩子到醫院看病的恐懼,明白醫生診治的過程和了解X光機的運作原理。書中用X光機拍出來的恐龍「照片」來介紹各種恐龍的骨骼結構,也讓小小恐龍迷透過故事學習恐龍知識。 

《骨頭》(《Bones》) 

骨頭是所有脊椎動物共有的身體結構,骨頭是活的,會跟著動物的身體一起生長。骨架可以支撐身體,要是沒有了骨頭,這些動物就會變成軟趴趴的一團東西了。不論是人類的手,還是其他動物的前肢, 原來都由相同的幾個部份組合而成。書中還介紹了很多有關骨頭的知識,後段更展示了成人體內的206 塊骨頭,然後再組裝成整副人體骨骼,把一堆骨頭化成有趣易懂的知識。

繪本中展示的骨頭,原來都是作者以剪紙和拼貼的方式創作而成,看來栩栩如生,是不是很神奇呢?書中除了展示骨頭的形狀,還會注明圖像與實物間的大小比例,讓讀者能更具體地想像骨頭的大小。骨頭每天默默地挺著我們的身體,我們也該好好認識它,愛護它,讓這副健康的骨骼陪伴我們到老。 


繪本看世界

於1895年11月8日,德國科學家Wilhelm Röntgen在實驗中意外發現了X光,他更因這項發現而獲得190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X光被廣泛應用在醫療上,為影像診斷學奠下了基礎。X光是一種波長極短的高能量電磁波,具有很強的穿透性,但對密度高的物質穿透能力較低。以人體為例,X光可以輕易穿透密度較低的肌肉和器官。骨骼的密度較高,因此X光在穿透時會被減弱,形成清晰的影像,這些影像有助醫生診斷病人的症狀。病人在X光檢查中所接受的輻射劑量不高,通常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不過,放射技師有時也會利用鉛片,為病人覆蓋不需要診斷的身體部位,以減低「散射輻射」對病人的影響。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