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201004_s

 (本報專題)1951年九龍東頭村的大火,燒毀了近6,000間木屋,逾萬人流離失所。為此,瑪利諾神父涂挽靈在1952 年創辦福德學校,為區內貧苦者提供教育,並向居民派發物資;60多年後的今天,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令香港經濟下滑,該校新學年推出「關愛家庭:利民紓困措施」,讓學生不用擔心加重家人經濟負擔,也享有持續學習及發展的機會。

疫情令學生長時間待在家中,「同學可能感受到爸爸媽媽面對經濟問題的壓力。在社會經濟不景時,學校作為一個小政府又可不可以與民共渡時艱?」福德學校校長許加路對學生說。他受訪時指出,此措施是希望學生不會因缺錢而影響學習, 「有些小朋友很乖,他們會考慮到爸爸媽媽缺錢,所以不參加課外活動。」但許校長認為,課外活動令學生發揮生命的潛能。

 「關愛家庭: 利民紓困措施」共有十項措施(見後頁附表),包括在週末參加興趣班、課後功輔班、交流團、畢業營時給予支援,措施當中有專為全體學生而設, 也有些只照顧特定組群,以及個別學生的學習需要。

許校長說,在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及家庭中,此措施「讓每一位小朋友的生命發揮至最大。」其中,學生只要在遞交興趣班回條時,剔選免收學費的選項,學校便會替他們預繳費用,出席率達70%可獲免費。

事實上疫情令香港經濟持續不穩定的現象, 也在學校反映出來。許校長表示,本學年書簿津貼的申請數字上升,而早在暑假時,校方亦主動關心有需要的家庭,如果在聯絡學生家長後發現他們在疫情下開工不足, 校方可預支費用,讓該家庭先購買書本。

疫情下家訪 鼓勵家長申請資助

近年該校會按學生家庭的需要作家訪,而在疫情下,教師未能與學生直接會面,更要借助家訪了解近況。由9月起進行的家訪,教師、社工及校長不入屋內,只站在學生的家門前,送上月餅及燈籠,並問候近況,該校訓導主任梁雁瑩說,校方特別會探訪從事酒店或運輸等高危失業行業的家長,以及由社工跟進的家庭。

梁主任指出,好些家庭面對經濟困難,學生與家人長時間留在家中亦增加磨擦。她提到有學生家長從事運輸行業,自年初起已沒有工作,「當事人一方面擔心(工作時)染病,傳染給女兒;另一方面,疫情下也少了乘客乘搭。」學校於是慰問該家庭,但學生的家長不欲申請資助,靠著存款與女兒一起生活, 「有時家長也知道學校有這些措施,但他們會認為不如先讓給其他更有需要的人士申請」。直至近日家訪,案中家長仍未有工作,教師與他商討可申請的緩助,他非常感激。梁主任說,那位學生有參加課後功課輔導班,學校會為他提供相關資助。

而為小一的新生,他們9月前或未曾接觸網上上課,學生支援主任石詩雅說,學校在8月中分批約見家長;並透過「陽光視訊」與家長網上會面,確保他們懂得用Zoom。至於部份有需要的家庭,校方亦借出已預先安裝程式的電子設備給予學生。

兩支搓手液 一支分鄰人

在幫助學生的同時,學校亦教導學生與鄰里分享,發揮互助的精神。早於上學年的4月中,學校向學生派發防疫包,當中包括搓手液、口罩甚至午餐肉罐頭。許校長說:「兩支消毒酒精,一支學生自用,另一支請學生送給有需要的人;午餐肉有需要的話,可以自留;若沒有需要,可以送給隔離鄰舍」,藉此鼓勵全校學生一起把關愛傳至社區。(吳) 

福德學校10項紓困措施

1. 全校學生週六興趣班免費,上下學期各一次。

2. 英語交流團津貼上限每人港幣10,000元

3. 其他交流團提供不少於半費津貼

4. 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獲課後功輔班津貼

5. 小六畢業營全費豁免

6. 豁免收取特定用途費

7. 提高孫保祿獎學金總金額

8. 為全校學生購買額外活動保險

9. 母校發展基金為低收入人士提供津貼

10. 每位學生獲發一盒中童口罩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