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2006014s

(本報專題)疫情下的二○二○年,不時也出現撲口罩、搶購消毒用品以至糧油食品等情況,其實追溯至六十年代時的香港,也曾「撲水」。港府曾「四天供水四小時」,人們為慳水寧願減少外出,一家大小每天拿著膠桶、水煲等器皿,花上半天時間排隊取水。有沒有想過祖父母曾生活於旱災時期? 

由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策展「水展」,展期至七月十一日,帶大家回溯一九二九及一九六三年香港制水的時期,追尋本地水源從何而來,認識河水、井水、自來水的歷史;講述現代供水網絡的出現,由落成初期可享免費供水,到後來因水荒促成水錶誕生的歷史等。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助理傳訊經理陳穎欣說,展覽讓公眾認識香港人的水故事,更重要的是鼓勵眾人珍惜水資源,「現今港人日均食水的家用用水量已達一百三十公升,比全球平均數高二十公升,希望從認識水的歷史中,反思、改變用水的習慣」。

重溫香港制水歲月 珍惜寶貴食水資源

現時香港七成用水依賴東江水,約三成由香港的十七個水塘供水。香港一直也希望能供水自主,一八六○年港府在港島西南部的薄扶林谷興建第一個儲水水塘,一八八○至一九八○年的一百年間,共建成十七個食水水塘;主要是在山谷上興建,也有在海上建成的水塘,例如船灣淡水湖、萬宜水庫等。

除了上述提到的水塘,香港也出現「消失的水塘」,即是一些原本計劃收地建水塘,卻最終擱置的選址,它們早已發展成新市鎮。其中一個消失的水塘——后海灣水塘選址現在是天水圍新市鎮,此規劃於一九六○年代進行,但由於地點多原居民聚居,收地困難,一直拖延至八○年代告終。

水錶見證香港水務發展

十九世紀末現代供水網絡剛落成時,市民不用繳交水費,只從業主的差餉扣除2%裝設水喉,《水展》策展人之一陳穎欣說:「可是當時食水在沒有按量收費下,浪費食水情況嚴重,水務設施剛起步常出現水荒,因而促成水錶的出現」。

陳穎欣表示,食水要由免費到按量收費並不容易,當年政府要花上三十多年,才能使水錶收費普及至今。

儲水慳水小法寶

白鐵桶、紅A膠桶、洗臉盆、水煲……只要是可以盛水的器皿,制水年代也十分搶手,格價也高漲,於一九六二年一個可盛載五十三加侖(約二百三十八公升)的電油桶,由約十五港元升至近三十元;白鐵桶也漲價一倍,有售賣鐵桶店店主為免不夠地方存放現貨,在制水時期曾以「流水購買法」銷售,客人購入一塊白鐵後,須自行把白鐵交給工人,將鐵軋成桶形,再轉交另一工人焊上底鐵,最後才蓋上鐵蓋,整個白鐵桶的製成需要客人協助搬運與製造,以減少現貨擺賣。

為慳水,全城曾出現「慳水裝」,陳穎欣形容,政府鼓勵市民剪短頭髮,男生剪「平頭裝」,女生把秀髮剪短至近耳邊,以減少洗髮時用水;容許公務員不用穿西裝上班,部份學校的學生不用穿校服,大眾為減少用水也減少洗衣,人人也穿上清爽服飾,導致當時白恤衫滯銷而一度出現恤衫大減價,五、六元便可買到來自百貨公司的白恤衫。

陳穎欣期望公眾多珍惜用水,一起齊心度環保生活,「有沒有想過若有日再次出現食水短缺,在家開水龍頭才發現沒有水。大家準備好沒有?」她表示,回憶昔日的制水歲月,以提醒人們多思考和珍惜水是人類珍貴的資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