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91027s

(本報專題)隨著天氣逐漸轉涼,是登高的好時節,有沒有試過與家人到印洲塘海岸公園探索,了解這地方為何在獨有的地理環境中竟成為天然的避風港?走進企嶺下老圍觀景,趁著潮退後在吐露港海岸蘊藏著多種生物,你又發現了多少物種?或到城門郊野公園,近距離觀察在港生活多年的獼猴的生態習慣? 

十月至十二月是「生物多樣性節」,是由漁農自然護理署過去五年發起的節慶,從認識香港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一起去欣賞及保育生態,愛護大自然。

本年的生物多樣性節以「細味大自然」為題,打響頭炮已在商場舉辦生態展覽,予遊人觀賞過百件生物及植物標本以外,節慶期間與多個民間團體合作,舉辦逾一百五十種生態遊和工作坊等,從走進復育中的村落、濕地、野生動物拯救中心了解如何把生態環境恢復原有面貌的復育工作。

生物多樣性是⋯⋯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包括在地球上的各種物種和生態系統,泛指不同種類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一般分為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面。(見附表) 

現在,很多人也開始關注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因為在生態系統中可為人類提供一切生活所需,包括食物、藥物、成衣物料,水和空氣等,生物多樣性對地球環境與人類健康的生活很重要。

聖類斯中學學生自製標本
認識生物結構反思大自然

聖類斯中學多年來凡修讀生物科的中四學生也會製作田雞骨骼標本,該校生物科主任陳駿傑十月十六日指出,這是由慈幼會士鮑嘉天神父發起,鮑神父早年在該校任教生物科,同時也熱衷於搜集不同種類的動植物,鮑神父於課堂上教授學生標本製作,培養學生科研與探究精神,即使他已榮休多年,仍不時走進實驗室指導學生。 

該校於兩年前設立「鮑嘉天神父生物學研究博物館」(Biology Museum),由該校舊生與鮑神父於不同年代合製生物標本,目前館藏近三百件標本展出予學生鑑賞。

陳駿傑老師說,標本讓學生近距離接觸不同生物,更了解生物的結構,例如從蛇的骨骼標本看到蛇有骨頭;鯊魚的藥浸標本了解鯊魚與鯨魚是魚類及哺乳類的區別等。

其中學生製作田雞骨骼標本,從生物學角度認識田雞骨頭及肌肉結構,了解這兩棲類動物由水生到陸生動物的進化,讓學生反思大自然的變化。

陳駿傑認為,生物種類多樣,部份隨年月已絕種,藉科研培養學生愛惜大地,並學習鮑神父的求真精神,「鮑神父是爬蟲學家,他更在香港發現的一種蜥蜴並以他名字命名為「鮑氏雙足蜥」,他對發掘生物的執著態度成為學生的榜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