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2_20190602s

每次假期離港前,總要在辦公室奮鬥到最後一刻,這次在復活假前到越南真福團兒童之家做義工也不例外,但預計不到的是在假期裡也是做平日的工作。

因這兒與外界的溝通不容易,所以我只在事前知道有一所聖堂在興建,大概是協助真福團的法國藝術家德修女完成裡面的壁畫。德修女先在五週前已到達,聽她說,因工人沒太多興建大樓的經驗,亦沒太講究美學,因此效率和成果皆不大理想,故在建築工程方面亦需要協助。由於自己工作上已接觸許多內地工程,對於承建商為了節省成本不按圖施工的事情屢見不鮮,本以為這裡的情況該差不多,但置身現場才體會到當地的實況。

第一,安全意識欠奉。入工地,帶安全帽、穿工地鞋是基本,高空工作繫上安全繩是常識,但安全帽和安全繩好像只是為我們這些怕事的外國人而設,眼見工人們穿拖鞋短褲便走進工地,並徒手攀上五米鐵架,一手拉著鐵管,一手勾著燒焊槍,護眼罩也沒有便開始燒焊,實在比成龍的動作片更真實驚心。有天,因工人沒有清理好地面便開始貫注防水層,結果要打掉重做,但最嚇得我眼球掉下的是,神父竟叫來十歲不到的小孩們走進工地幫忙清走打出來的碎石,別說安全帽,有些小孩連鞋子也沒穿上!究竟是他們天生天養,還是我們太過受保護? 

第二,經驗不足。在這區幾乎都是平房,經過還在動工中的石屎樓梯攀到最頂層的聖堂,能一覽全景,現在這棟六層高的建築, 已經是全區最高的樓房了。因為首次興建這樣高的大樓,加上有些更是童工,故對於施工圖上的符號完全一知半解。有次,我們希望要些粗糙的灰石做牆身,可是工人卻因找不到類似的石頭,便用粉紅色的磚模仿石的形態切割,被我們馬上叫停。後來他們又在海邊買來一堆白滑的石塊,錢既然花了,我們被迫要使用了。又有次,工人錯用了深灰色填縫膠來填補淺黃色的牆磚,結果大家便要當起畫師,用毛筆把所有牆磚逐條塗上淺黃色的填縫。

第三,能力有限。因大部份工人都不懂閱讀圖紙,所有工程做法皆需修士們親自現場指導,他們更希望德修女能把聖堂要設計的家具設計,如讀經台、聖體櫃、神父椅子等, 做個實物原大的模型,好讓工人按之打造。可是,已要趕及於復活節前完成一幅五米壁畫及十四幅苦路畫的她,又怎會有空做模型呢?要解決這事很簡單,一般設計師會用電腦軟件先做立體圖來感覺成品的效果,既然我懂得這項工序便由我來建個模吧,沒想到千里迢迢來到越南,平日的技術竟也能大派用場。小孩跑進辦公室,常說我在玩電玩, 大人看見能轉角度的效果圖也覺很神奇。院長對於家具設計相當滿意,但讓我莫名其妙的是,縱使我已把所有尺寸標示清晰,他們還是希望我能把每個部件分拆畫出來,好讓工人能打印實物原大的紙樣跟著裁剪…… 

離開時,工程還約有兩個月才完工,他們希望我們能留下繼續協助,事實上,不論我們留多久,都總有事情可幫忙,但所謂「送粒糖,不如建間廠」,能力不足是根本的問題,非朝夕可解決,幸好他們本性純良,只是因經驗不足而非故意偷工減料,還是可以慢慢改善的,我對修士說,必須教曉工人讀圖,這樣效率和成果才能進步。

最後要談談畫壁畫的工作。

每次與德修女的藝術之旅

都是一次創作初衷的提醒。

在我到埗前,德修女已完成大部份的壁畫工序,為了趕及進度,我幫忙畫兩側的火焰, 對比設計這日常工作,畫這大型壁畫需要更多時間熟習,亦因不是個人發揮,而是要畫出德修女的風格,在首兩天,火是畫出來了,但好像還是不太對勁,一來知道時間無多,二來靜靜地在高空吊橋上工作,能感覺到汗水從頭頂流過身上每寸皮膚,使人在迷茫中更加添了急躁。

來到第三天卻有了新衝擊,在動工前,修女與團隊一同念了「藝術家禱文」,這禱文好像再次提醒我是為了美善和光榮天父而工作,得到兩天的經驗和今天聖神的帶領下, 我終於發現眼前所畫的不是火焰,而是神聖的火舌。那天以後,我們很利落地完成了祭台上的壁畫。(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