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90127s

(本報專題) 說到深井,讓人不其然想起馳名的燒鵝?除此之外,深井也是潮州人及客家人的聚居之地,故此,該區每年都會舉辦不少富有潮汕特色的傳統藝術表演活動,如鐵枝木偶戲、舞龍舞獅和英歌舞等。

深井天主教小學為回應教育局課程發展會議的藝術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為該校小四至小六學生舉辦一系列「認識社區、與社區共融」活動, 以「情繫深井十載情—— 深井天、深井情、深井事」為主題,讓學生認識深井村的文化和藝術,同時把校內的藝術與社區歷史文化教育結合起來。

學生探究深井文化
呈現技藝與美食傳統

這學習計劃於二○一七至一九年展開,學生分別進行不同的藝術探究活動,例如四年級學生在藝術家車運雄的帶領下,以水墨畫繪畫出深井的潮汕美食,如潮州粿、反沙芋和煎蠔餅;五年級學生則設計面譜、參與舞龍巡遊,以及繪畫群像; 六年級的學生學習紙影戲及茶文化。

除以上藝術活動外,學生亦在村民的帶領下參觀深井村,與村民一起學習深井的歷史與文化,互相交流。

學生黃碧娟與另外兩位同學就遊覽時的所見所聞,花上兩個月的時間,製作了立體雕塑「繁榮再現」。此作品呈現學生在導賞時,沿途所見的店舖、建築,如天地父母廟、鄭記士多和光屋等;亦有舞龍及燒鵝等傳統深井象徵,他們期望表達深井繁華的景象。

去年二月,這個立體雕塑與其他富深井特色的作品,在深井新村舉辦的學生視藝作品展中展出。當天,碧娟擔任藝術導賞員為來賓介紹作品。她說這份工作緊張又新奇,隨後的盆菜宴亦令她十分難忘,亦因此認識客家傳統美食,當天正是她第一次參加盆菜宴,「有表演及抽獎,亦有人在叫賣,非常熱鬧」。

創作深井地圖誌
表達孩子社區夢想

學生梁雅然與蘇兆檠用墨水筆創作漫畫作品《深井地圖誌》。在漫畫中呈現出他們理想中和現實的深井,雅然說:「希望深井有玩具廠,但現實卻只有麪包廠。」她希望透過這個作品把現實中深井的好和內心的盼望結合。

雅然從中加深認識深井,亦因著文藝活動考察了多個地方,而其中最特別的,就是他們到訪寫生的清快塘村荷花池。她與兆檠在回憶起走過斜坡到達荷花池時的滿足感,因此在荷花池寫生的感受最為深刻,雅言說:「因為風景太優美⋯⋯媽媽曾經說深井只是個普通的地方,沒有優美的景色。」因此,雅言為這地方畫下美麗的景色讓家人欣賞。

兒童充當社區橋樑
促進新舊居民融合

深井天主教小學教師張煥儀說,大部份學生並非深井村原居民,不太熟悉社區內的潮汕及客家文化,故此希望學校能像以往的村校般扮演「橋樑」角色,向小朋友分享村內傳統文化的同時,讓他們的家人也進一步認識深井,好讓新舊居民融合,互相了解,明白「人們過去如何幫助新外來者,而發展過程中亦能保留歷史文化」。

為配合學校本學年的關注事項—— 培養出學生堅毅不拔的精神,張煥儀指出,在眾多深井人的故事當中,「拼搏」和「堅毅」的精神尤其值得學生學習,「深井能在短短十年間, 從鄉村小鎮,發展成廣為人知的旅遊景點,全靠深井人的拚搏精神」;學生在過程中不單只傳承文化,也分享居民的美德,「譬如在創作遇到挫折的時候,可以參考深井人堅毅的精神」。

社區領袖肯定兒童參與

隨著深井愈來愈多私人屋苑落成,深井潮州街坊福利會會長姚志明表示,在這文化交替的社區裡,新舊居民之間容易因彼此不了解和不體諒而產生誤會,「新外來者會覺得我們的鑼鼓聲十分嘈吵;原居民又認為大量人口湧入,令生活不便」。他認為雙方應該彼此磨合和共融,故此應深井天主教小學邀請參加此活動,去幫助居民互相了解。(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