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2_20181111s

(本報專題)「如果父母離開這個世界,我會變得怎麼樣?」很多兒童起初都不願意接受,繼而不忿、哀傷⋯⋯雖然多年後稍為紓解,惟傷痛仍存在。最近有團體舉辦活動,讓成年人幫助兒童走出喪親哀傷。

從事喪親輔導的贐明會,聯同綠腳丫等團體十至十二月舉辦三場活動,主題為「生死書房——兒童哀傷輔導與繪本」,讓大眾從繪本認識兒童的哀傷歷程。

十月廿七日活動所介紹的新書《最後的告別》(木棉樹二○一八年五月初版;綠腳丫策畫),便描述孩子喪親後的情緒轉變與心結,引發孩子思考生命與死亡。 

新書《最後的告別》
道盡兒童喪親哀傷

《最後的告別》是作者袁明珊(貓珊) 與贐明會合作的成果,早前有心人更購買一批新書贈予剛喪親的兒童。

新書講述主角小虎年幼喪父,他等不到下班的爸爸,於是媽媽去挑選一個重要的大盒子,載著爸爸離開⋯⋯。建築師袁明珊繪畫新書時加入本土風景,如上環必列者士街和嘉咸街街市的風土人情,以及炒栗子和雞蛋仔等道地美食;也描述不同宗教的喪禮。

繪本是兒童哀傷輔導的媒介之一,能喚起喪親兒童的共鳴,給他們安慰。贐明會輔導員李秀英透過繪本和遊戲等,讓孩子抒發情緒,她說當小孩子感受憂傷,成年人接納並承托這份情緒,已是很好的關懷,而繪本、玩具和音樂都能幫助他們表達所積壓的情感。

《最後的告別》避用「死」等字眼,李秀英指幼童如果未能理解死亡,借用溫和字眼也是折衷辦法,不過,這一代孩子某程度早熟了,能更早理解一些生命問題,「但如果成年人有忌諱,就難跟孩子談生命,故此不要因為自己的困難而逃避談生死,宜先開放自己」。

不要低估兒童生命力

兒童表面上比成年人弱小,但往往比成年人更有能力去「跨越」死亡。李秀英說, 孩子不開心就哭,很大程度上,這是適當的抒發,這份坦率令孩子對待傷痛時比成年人復元更快,故此,成年人不應過分壓抑孩子的情緒。

同時,成年人也不用太刻意把死亡定義為很壞的事情,免得增添孩子憂慮;陪伴亦比談論重要,跟喪親孩子掃墓或聚會,都是體貼的陪伴;但當孩子面對重大傷痛,便需要取得協助或輔導。

「我們可以在青少年身上學會很多事情。」李秀英在輔導過程中會讓孩子畫圖畫或透過歌曲去表達感情,有孩子給她看鄧麗君的《水調歌頭》(蘇軾詞)的歌詞,這份豁達與哲理教她欣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藉舊物懷念先人的好

此外,輔導員亦會善用漫畫和電影給予孩子思考,「如動漫《龍珠》內人物的復活隱含生死課題;《鋼之鍊金術師》講述主角不惜一切要讓媽媽復活,到頭來仍是一場空,當中正是希望讀者明白,人死不能復生,只能面對」,李秀英說,漫畫和電影不是看了就算,他們會加插分享環節啟導孩子思考。

不過,處理哀傷並不等於要失去寶貴記憶。李秀英曾幫助喪親青少年收集已亡親人回憶,整理舊物和編寫事跡,有時更會訪問當事人的親友,以製作書冊,讓青少年緊記已逝親人的好,從而傳承其優點,留住親情。

她說,某青年有見於患癌母親半生受貧窮和病苦所困,領悟到無論貧或富亦要重視自己的理想,「另一情況是,青少年看到父母堅毅面對病苦,這份積極的人生態度也傳承到他們身上」。

家長裝備自己談生命

贐明會另一位輔導員鄧海甄說,成年人要整理好自己的生死觀,才能好好跟孩子談生命,當中的資源有時來自宗教信仰,或個人信念。

談到家人離世的哀傷,她指父母應先好好照顧自己,也要接納孩子的情緒,「社會很多時候都要求人人要出色和堅強,但我們也要讓孩子敢於擁抱自己的不足」。

父母建立生活榜樣

雖然生死教育材料以至輔導工作,都能幫助青少年反思生死,但正面的人生態度需要由父母傳承。李秀英說,這一代的父母很忙碌,希望為子女做很多事情,「但如果問問孩子,父母為他們做過甚麼,許多人或只記得父母買過甚麼玩具,但未必記得父母在生活中表現出堅毅和節儉等榜樣」。她鼓勵成年人積極活在當下,讓孩子記得父母以至世界的美好。(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