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80408s

戴上眼罩,右手執手杖, 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心神有點不寧,左手開始向前亂摸,像要抓住那根救命浮木,讓自己心安⋯⋯ 

(本報專題)由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大華銀行及發現號舉辦的第五屆《香港觸感藝術節》於上月舉行,活動希望參加者撇除視覺,用其他不同感官去感受藝術。參加者會蒙上眼睛,由視障人士帶領接觸由視障及健視藝術家聯合創作的藝術品。今次主題為「觸感生情」,講述生命中五個不可或缺的元素:關係、呼吸、水、食物和溫度,誘發出不同體會。

視障人士: 這個展覽較多互動

心光學校的學生亦有參觀展覽。雙眼只餘一兩成視力的陳柏伊感覺很特別,作品可以嗅、可以摸,其間她便嗅到植物的香氣。而左眼失明、右眼只餘五六成視力的李嘉裕則認為在黑暗中觸摸和真實看到物件很不同,「例如一個蘋果,認真摸會摸到它的花紋和層次感, 這是我們平時不會留意的」。

嘉裕表示,他們曾參觀科學館,相比起來這次有較多互動,因為這些展品可以觸摸。他提到看其他博物館的展品時,只能大概看出外型,但如摩打等仔細的部份便要導賞員描述。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節目統籌鄭慧君(Scarlette)提到,坊間的藝術節及展覽都是眼看手勿動,「但這種展品必須用手觸摸,不然就欣賞不到作品」。

令柏伊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是《自由的空氣》,草地上的乾花及香包,讓她完全明白藝術家所表達的意思。嘉裕認為最重要是用心去感受作品,平時可能靠眼睛便知道這是甚麼,但今次觸摸完再細心想可能有另一意思,「最記得有作品是一個人形公仔在睡覺,牀上有石頭,初初以為是鼓勵人去親近大自然, 但原來是訴說脊椎痛而失眠的感覺,帶給我不同想法」。

心光學校也有視藝科,學生主要製作立體作品和陶瓷,柏伊指他們需要將作品湊得非常近雙眼去製作,但最重要是有耐性。看完展覽後,嘉裕得到啟發, 希望將藝術與他所喜歡的數學結合,用數字畫畫。

健視參加者: 太多觀感刺激反而不能寧靜

參加者Jeff稱平日經常依靠視覺,如上網、打機等,在體驗中合上雙眼感到很寧靜。其他參加者也同意,因為平常要上班, 很久沒嘗過這樣舒服,很享受這種感覺,也感到安心和有安全感。Je f f明白到身處靜寂,放慢自己,才能感受當下,「有時太多觀感反而靜不下來」。

Scarlette稱有健視藝術家曾提出希望看到曾觸摸的藝術品,但團隊認為這樣便會比較:「原來剛才摸不到的東西是這樣的。」她認為不是見到所摸的東西就是百分百體會到作品意思,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展品,摸到甚麼就是甚麼,「藝術沒有標準,也沒有固定答案,是個人觸感的藝術體驗」。她亦提到有導賞員認為,比起現實場景,觸摸藝術品的想像空間更大。

Jeff(見右圖)透過作品,感受到失明人士的無奈和不安,例如有一本書,他感受到書的厚度和紙質,但卻為看不到字而感到無奈。不過,他其中一名參展藝術家的朋友雖然在作品中表達出自責及無奈,但他表示朋友在現實中仍然努力生存,現在還學習烹飪。正如另一件作品《舌尖的思念》中,每人抽出的食物都不同,他認為能比喻當命運來到時要接受和面對。而另一件作品是要蒙著眼的參加者圍著扮飲茶、經驗用茶壺沖茶,雖然沒有水,但他能感受到視障人士生活的困難,「在現實中,視障人士真的可能會燙傷」。

節目統籌: 從不同面向欣賞藝術

Scarlette(見左圖)強調展覽最主要目的不是認識視障人士生活, 而是用不同面向去欣賞藝術。她表示,觸感藝術節一直在演變——最初讓參加者也能用視覺觀賞展品,但卻會有人問:「是否可以觸摸?」可見很難避免觀者以視覺作為第一感官,因此今年完全撇開視覺, 啟發參加者用其他感官欣賞藝術。

她認為若要了解視障人士的生活,始終需要公眾教育,「大眾普遍接受他們,甚至過於熱心」。她舉例有熱心人士在港鐵會讓座給視障人士,但他們未必想坐,因為他們只要站在柱前,至下車時向前行就可以,對他們來說坐下更麻煩,「有失明人士因拒絕坐而被罵為何不讓別人幫忙,但人們提供協助時也應該了解對方有沒有需要」。


後記:當我戴上眼罩進去體驗不久,已有參加者因恐懼而走出展覽廳。但現實中,有那樣一群人,即使看不到繽紛色彩,他們依舊沒有放棄探索與前行,去觸摸充滿質感的形狀,去品嘗充滿回憶的味道,去感受充滿變化的溫度;是他們,用不同的角度詮釋了和我們一同生活著的世界。(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