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80128s

(本報專題)文化葫蘆主辦、鹽光保育中心協辦的「鹽田梓導賞團及曬鹽技藝工作坊」於一月十三日舉行,導賞員帶領參加者認識島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參觀客家村落,了解客家傳統及文化。

事不宜遲,我們坐上街渡,向鹽田梓村出發吧! 

鹽田梓村有三百年歷史,開村先祖是一對陳姓夫婦,設田曬鹽為生。我們上岸後, 已經看到一棵百年老樹,原來客家傳統生女兒會種樹,待她長大嫁人時便會斬去作嫁妝。而這棵老樹大抵是當地人遷走時沒有砍伐。

沿著小徑,我們來到已成為鹽田梓文物陳列室的澄波學校,館長從村屋找尋一堆文物,分成四大類:農耕、生活盛器、日常擺設及課室用品。導賞員笑言當時有傳教士在這裡傳教,他們天文、地理、英文無所不精,所以很多人慕名而來讀書。

走上梯級,是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聖若瑟小堂。它以紅色為主,中國人認為紅色是喜慶的顏色;而在西方則象徵殉道者的血。導賞員還講解為何以聖若瑟為主保聖人:客家人篤信風水,故此當時海盜認為此地必定是好地方,便決定上島洗劫。誰知無論早上或晚上,他們都看到一名白髮蒼蒼的老人怒目而視,只好放棄離開。村民知道後,認為這是大聖若瑟顯靈,便流傳故事至今。當地村民現時每年會回來慶祝聖若瑟主保慶日,並舉行村民大會。堂內還有聖福若瑟的聖像,紀念他曾到此地傳教,他亦是唯一曾在香港傳教而被教廷封聖的聖人。其後,大夥兒還參觀小聖堂遺址、陳志明副主教故居及活泉井水。

文化葫蘆高級項目主任鄭鳳嫻表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組織推廣本土文化,舉辦了多個體驗工作坊、導賞、觀賞劇目、展覽等,希望市民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亦明白傳承的意義,「例如圍頭話,再不保存便會失傳」。她說:「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四百八十種,我們主要挑選較代表本土文化及配合大眾口味的項目。」而揀選鹽田梓作導賞團,除了因為當天在西貢舉行香港電台《吾土吾情》節目啟動禮外,還可介紹曬鹽、主保瞻禮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她認為平衡傳統及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讓年輕一輩知道傳統文化的重要,並會為此覺得自豪、有歸屬感,認同是香港的獨有文化。

既然稱為鹽田梓,我們當然到全港唯一鹽田參觀。平時吃東西需要鹽的調味,但你知道鹽是怎樣製造出來嗎?讓我們一起看看流水式分池的產鹽過程。 

1. 鹽場按當年模樣復修,現在潮漲時,海水會經水閘流進儲水池。

2. 用水泵把水泵到蒸發池,待2-3天,把水引到另一個蒸發池,一些沙泥雜質已經沉到池底。

3. 當至第三個蒸發池時,池底鋪上瓦片,有效傳熱。這時的海水鹹度已達百分之十,成為高濃度海水(俗稱滷水)。

4. 當滷水鹹度接近28度,會讓其過濾並流入結晶池,鹽份開始大量釋放。

5. 由於鹽粒會沉澱於池底,鹽工需要用工具把鹽粒堆成小堆,讓水份瀝乾流走。

整個製鹽過程需要陽光、微風、乾燥的天氣配合,大概十四日便能收成。但若天氣持續不佳,則大概一至兩個月才可完成。若要製成可食用鹽,更需人手再次過濾。 

鹽工用心用力去經營,製造來自大自然的純天然鹽,本來已經含有足夠營養。但市場上買一包鹽要多少錢?工廠大量製鹽時,為了追求成效而加熱海水再蒸發,過程中會流失礦物質,故須添加營養劑。

不妨幻想一下,自己平時究竟吃了甚麼?(妤) 

參加者分享

鄧潤金

鄧婆婆於十年前曾到鹽田梓,當時小村仍未復修,「以前的鹽田很混亂,沒人打理,跟現在很不同」。這是她第一次看曬鹽技藝,印象十分深刻,希望政府支持保育, 「如果不保育,這些傳統技藝便會消失」。

黎子樂小朋友一家

黎媽媽指:「兒子看過有關食物材料怎樣來的書籍,很感興趣,所以他知道鹽是怎樣製作,但這是他第一次親身體驗,還可以嘗試剷鹽。」黎爸爸希望兒子見識傳統工種和體驗,同時他發現古人很聰明,見識到他們的傳統智慧。「很感謝鹽工回來復修,不然不但小朋友,我們也不會知道這技藝。」他表示不太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聽導賞員講解才知道,直言民間團體及政府宣傳不足。「這些傳統文化需要包裝宣傳,讓青年親身體驗箇中樂趣;如果沒有渠道, 他們就沒機會接觸。」他笑言自己很享受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過程,期望能繼續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