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7_20171022sb

這一年,預先體驗了子女放榜的過程。外甥是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在7月10日成績放榜,考到入大學的邊緣成績;到了8月7日,大學聯招放榜,成功獲派第三志願。

我知悉他入到大學,便發信息恭喜他,結果與這兩個月的經驗一脈相承: 他沒有反應。真的,由成績放榜到大學聯招放榜,外甥都是平靜冷淡的,甚至帶點滿不在乎的態度;所以到了最後, 能入讀大學,也不見得他有多大的情緒起伏。

目睹整個過程,我的反應不是要怪責外甥,反而是要思考父母的角色,以及社會的狀況。以外甥這兩個月的情況, 我最強烈的感覺是「皇帝不急太監急」。雖然其父母及親友都沒有說些甚麼,大家卻在外甥放榜後做了不少工夫,為他出謀制策,可說是越俎代庖, 為外甥拿主意,未來該如何是好。老實說,父母是出於好意,親友也是基於關心,但為外甥來說,這正正是他變得冷漠的主要原因。為甚麼他沒感受?因為他沒有參與,決定都不是自己所選,自然沒有真情實意,變得冷漠。這不能說只是年輕人自身的問題,其實也是我們成年人的責任。 

在保祿的書信裡,保祿與其中兩個教會的關係,值得我們反思。他寫給斐理伯教會的信中,說自己一直都不接受教會團體的捐獻,唯獨接受斐理伯教會的錢,因為他們一同飽經患難,所以不分彼此。另一個是格林多教會,這教會團體與保祿的關係,起伏不定,而且一直存著很多紛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教會在一個富庶的社會裡,經濟較好,結果反而產生了不少信仰紛爭,而忘卻了情誼。

今天,我們也活在富庶裡,如何讓子女有真實經驗,產生自身激情,往往是父母更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