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70611s

(本報專題)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為了提高學生及家長對環境保育的意識,並為區內人士提供示範作用,故於二〇一五年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申請撥款,在校內魚池旁邊興建魚菜共生系統(下稱系統),以配合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發展。

整個魚菜共生系統十分美觀,黎健文老師說: 「魚池可供觀賞,只要把魚池裡的水運到種植區,已經能運作系統。」他從網上構思設計,考慮了種植區的高度,方便街外途人觀看;他亦在種植區設置沙網,讓植物不需受風吹雨打。

同時,六年級學生以此系統為基礎,配合常識科下學期課題, 進行「科圃校園計劃——魚菜共生校本專題研習課程」,學習全球農業發展的利弊、都市農業與有機農業等課題。學生在專題研習中,測試了魚池及種植池的水質和溫度。學生從實驗中發現,系統最重要的是陶粒,丘汶琛說:「陶粒能淨化水,若果沒有陶粒,水內的亞硝酸鹽會很高,會令魚窒息。」施柏懃補充,植物最重要的生長元素是水、陽光和養份,陶粒有助補充植物的養份。他表示,他們是第一次做實驗,過程感到十分新奇, 亦能增加學習興趣,「六年級學生升讀中學後,學校會提供更多實驗,現在我們先嘗試,有助更快適應中學生活。」葉介君校長表示,學校重視學生通過「做」去學習,有助他們的記憶力。

除此以外,學生曾吃由此系統種植的車厘茄,發現「雖然車厘茄未曾熟透,有點酸,但較在市面上買的蕃茄甜;而且比較脆。」汶琛說。柏懃更表示他們在課上種植了九層塔。葉校長也曾被學生邀請吃車厘茄,看到學生的熱情邀請,也令他心裡感到特別好吃。不過,黎老師認為在泥土中種植的植物會較有營養; 而系統中的營養基於魚的數量,因此他也會按需要施肥料和加入營養素,如紫菜等,補充養份。

善用科技

另外,校方提到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善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習,所以是次課程加強資訊科技元素,例如透過雲端技術,在學生的實體書內加入二維條碼(QR Code)作為延伸學習的教材。學生亦能利用網上平台,與全級同學進行互動交流,進行課堂小測、專題報告及完成網上電子課業,讓學生的學習更具彈性、互動性及延展性。

王緯晴認為利用雲端科技,便不用遷就眾人的時間來討論報告, 只要各自在家工作便可以。柏懃同意:「當上學與同學見面時,就會詢問他們對我在網上所做部份的意見,大家也會作出面對面的交流。」他續說,老師能在網上看到報告進展,並協助他們。同時, 黎老師認為網上討論區有助學生踴躍回應;學生亦能在網上課室隨時隨地備課及預習。

學生還能透過虛擬實境(VR),體驗植物身處的生活環境。黎老師說:「虛擬實境讓學生從植物角度出發,如同置身在自然環境中,感受整個系統;這不同於泥土裡,植物不用日灑雨淋,可以穩定生長。」汶琛認為雖然體驗時看得有點暈,但看到自己能像植物般被植物生長燈照著,感覺很有趣。

未來發展

完成課堂後,學生們均認為魚菜共生系統對環保有幫助,例如汶琛提到魚池不用經常換水,可減少浪費食水。故此,他們認為未來可繼續發展都市種植。緯晴認為學校可擴展魚菜共生系統的範圍,並向社會帶出都市種植的可行性。柏懃則認為利用都市種植的植物能自給自足,不需使用農藥,減少對植物的傷害。他提到若從其他地方運送糧食,不但增加運輸費,蔬菜也不新鮮;若是都市種植,可由政府監管, 價錢便減低,也不需要使用農藥。 他亦提議政府多推廣都市種植,讓更多人受惠,及讓大眾知道農藥的壞處和都市種植的好處。

葉校長期望此計劃能讓學生親身體驗都市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並親身接觸環保科技,反思與他們生活的關係;透過觀察、實驗驗證及反思,配以應用雲端技術,發展學生解難及科研能力。學校亦會繼續把課程應用到不同年級的課堂及專題內容上,如微生物、動植物的認識、水循環等課題 。同時,學校亦會設計應用程式,把成果分享予其他學校,以便一同推動環保及科技教學。(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