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0_20170402s

你在,心安

蕭嘉瑤 嘉諾撒書院 四丙

那年的夏天,我回到家鄉,去到爺爺奶奶的家。那時,我便察覺到一種很奇怪的現象──每天,奶奶都會不放心地每隔幾分鐘, 就喊爺爺一下。明明他們之間相隔不過幾米啊,為甚麼要這樣做呢?有這個必要嗎?這個問題一直佔據著我的心,趕也趕不走,像一條羽毛似的,輕輕地撥動我的心。

今天,奶奶又喊爺爺了:「老頭子!」還是過了幾分鐘就喊一次。這次爺爺沒有回應,奶奶性急,邁著急促的步伐走過來。當她看見爺爺躺在藤椅上睡得正香,才大舒一口氣,緊皺的眉頭即時紓緩,像孩子般嗔道:「真是的,叫了這麼多次,也不回應一下!」之後,奶奶帶著一抹甜笑,放輕腳步,不願吵醒爺爺,便走開了。這時我想:「奶奶每天走來走去,不累嗎?不如由我代替爺爺回答她吧!」這是我天真的想法。

自此之後,每當奶奶喊著爺爺,我便佯裝爺爺那低沉遲緩的聲音,「哎⋯⋯」可是奶奶總會發現那是我假扮的。其後,無論我用枕頭捂著嘴,利用棉布掩著口,或是在爺爺慣常打瞌睡的位置發聲,以圖裝得更逼真,這通通都被奶奶發現。

「你這丫頭!」奶奶用她溫暖的手,輕拍我的頭以示責備。

「奶奶,你為甚麼每天都在喊爺爺呢?他又不會跑走。」

「丫頭,你不會懂的,有他在,我才會心安啊!」那時的我看著奶奶發光的眼睛,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去年寒假,我一如以往到爺爺奶奶家玩,不同的是,從前身體壯健的奶奶,因為生病而住院了,家中只剩爺爺和我。

「老婆子!你在哪兒呢?」爺爺好像忘了奶奶還在醫院呢。

「爺爺,你忘了嗎?奶奶生病了,在醫院接受治療呢。」

「對啊,我都忘了⋯⋯」望著爺爺那突然黯淡下來的眸子,心裡一陣鈍痛,難受的情緒佔據我整顆心。「以前,她總是不停地叫著我,可是我經常都不理她,現在呢?聽不到她的聲音,心裡總是空落落的。」爺爺低著頭,像是說給我聽,又像是自言自語。

不久,奶奶痊癒,從醫院回來了。

「老頭子!」奶奶像以往一樣地喊叫,而爺爺呢,不管奶奶喊多少遍,他都會回應。

「你在,我心安!」原來,那聲聲急切的呼喚都包含著愛, 「當愛不再是轟轟烈烈,而是歸於平淡。」擁有這句話,就好像擁有全世界;粗茶淡飯又怎樣,平淡質樸又如何;你在,就心安 ! 


關愛他人由小事做起

陳愷怡 聖安當女書院 四B

墨家學說以「兼相愛,交相利」為基礎,當中的「兼愛」解作互相關愛,視別人如自己,即是無分關係疏遠的博愛精神。墨子以孝親為例,孝敬自己的父母,亦要孝敬別人的父母,這樣別人也會反過來孝敬你的父母。墨子因此得出結論:愛人的人,必然得到別人的愛;有利別人的人,必然得到別人的幫助,天下間的兼愛就可以實現了。這種兼愛的精神,正正跟聖經中耶穌基督所說:「愛你的近人如你自己」的愛德精神不謀而合。我們要愛護和關懷社會上的所有人,如同我們愛護自己一樣。

當你在街上看見鄰舍時,你會主動上前打招呼嗎?可能你會認為,打招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是,這些瑣碎的事情就是關愛他人的開端。今時今日的社會,人人講求高效率,令生活節奏愈來愈急促。大家早出晚歸,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亦因此愈來愈少,我們與身邊人的距離也愈來愈遠。莫說互相噓寒問暖,有時連打一個招呼也覺得費時。要打破人際間的冷漠,就必須實踐愛德,展露關愛。

談到實踐愛德的方法,我們通常會想到探訪獨居老人或露宿者這類義工服務。這類活動固然是好,然而,大家能夠長期實行嗎? 關愛他人應該從我們日常生活中實踐,不用等週末有空閒的時候, 或是學校安排才去做。我們可以從身邊最親密的人入手,尤其是家人和同學,可以是簡單的問候,多說幾句鼓勵的說話,又或者問問他們在工作上有沒有遇到甚麼難題,在他們身旁充當一個聆聽者。我們亦應多關心鄰居,尤其是長者,天氣冷時提醒他們多穿衣,或當屋苑發出通告即將停電停水時,為怕老人家不懂字或看不清楚通告內容,我們也可以不厭其煩地提醒他們,這些都是一種關愛的表現。

說到底,關愛他人有很多種方法,我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放下手機,多留意周遭的人和事,大家便會發現,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人,都需要他人的關懷。也許,自己一個不能有甚麼大作為,但有時一個簡單的問候,或是一雙及時的援手,對別人有著極大的幫助。關愛他人由小事做起,我相信每一分微小的力量,終能聚沙成塔,為社會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