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6_20170312sb

最近新聞報導中,有家長覺得孩子的成績欠佳,不及其他同學的水平,懷疑孩子的專注力有問題,於是帶孩子去見精神科醫生,經評估後確定沒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醫生無需處方有關藥物;但該家長感到十分失望,並且出現情緒反應。近年來,確診患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個案有上升現象;在學校每一班中,也大有機會遇到有關個案。而家長們之間的溝通,令他們對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有少許認識, 假如這只是片面的認識,可能使他們產生誤解,以為孩子成績不理想,即使沒有發展障礙,也可以靠藥物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使他們的成績有所改善。

事實上,以上的想法是錯誤的。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孩子大有機會在學習和成績上受到影響,但不是所有成績欠佳的孩子都有這發展障礙。當家長有懷疑時,帶孩子接受評估是合理的;但切記, 醫生不會只為改善孩子的學業成績,而處方藥物給沒有此發展障礙的孩子。一方面,藥物不會達到家長的預期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產生副作用。

假如家長遇到孩子成績不理想,不應誤信在醫學上有「聰明藥」的存在,也不應把學業問題過分醫療化;反而應該想想背後的問題,例如: 

一、學習動機; 

二、學習方法; 

三、環境因素,包括學校、家庭; 

四、精神或發展障礙,如抑鬱症、焦 慮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等。

找出原因後,要針對性處理,才能有效改善孩子的學習表現。家長可深入認識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以及其他精神障礙的徵狀,便可知道何時應找精神科醫生求助,即使孩子被診斷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藥物治療也不是唯一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