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70115s

(本報專題)作為一所天主教學校,應該如何賦予宗教培育意義,使學生認識天主的真理?坪石天主教小學(下稱坪天)於二〇一五年開始,把宗教課題融入學校生活當中,例如重新建設祈禱室、提供兒童宗教哲學課程、舉行寫聖像畫工作坊等,為坪天學生的宗教成長有所裨益,藉此讓他們慢慢走到天主跟前,成為天父的兒女。

用心祈禱

祈禱室外掛著一幅耶穌與小孩的油畫,室內的玻璃窗也畫上「最後晚餐」,同時亦展現多幅聖像畫,全部作品由坪天學生繪畫而成。祈禱室內設有祭台、十誡掛畫、宗教書籍、願望樹上亦掛滿同學的禱告。祈禱室祝聖慶典儀式當日,由田雅超神父主祭,他提醒同學不要受魔鬼引誘,要多善用祈禱室,與主溝通,特別為家人、老師、同學祈禱,讓大家健康快樂地成長。田神父在小聚中亦不忘叮囑老師, 「放學前到祈禱室祈禱,同時把當日遇到的不快交給天主, 然後無掛慮地返回家中。」周凱恩校長說:「祈禱室是學校的靈魂,是一個寧靜,給人平安、舒適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與天主溝通。」

獨立思辨

除此之外,坪天於上學年提供兒童宗教哲學課程, 周校長表示,「為兒童紮根信仰,必須要培育他們具有獨立思考及智慧去認識天主,才能真正追尋真理。透過哲學學習概念、分析及思考,把哲學元素滲入宗教議題與社會倫理;並利用聖經故事帶領小朋友思考,讓他們認識天主。」她解釋:「其實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時常問『點解?』,『為甚麼?』這是兒童天生的特質,課程中可帶領他們多角度探究宗教,加深信仰。」兒童宗教哲學課程老師廖慧妍說:「學生難於把宗教信仰融合於現實生活層面中,因此由淺入深,引用聖經作為教導,運用『因果關係』、「真假判斷」、「有形和無形」等思考法,也有實踐、反思、研習、分享、記錄經驗等個人延伸活動,讓學生多思考信仰與生活的關係。」

問及曾參與課程的同學對哪一個主題較為深刻時,黃敏思認為最深刻的課題是「兩難的抉擇」,「課堂中,老師介紹法國神父(Jacques Hamel)被武裝分子槍殺的真人真事。神父被武裝分子問道:『如果你信天主,便會死。若你答不信天主,便會放你一命。』而神父答:『我信天主。』最後慘被槍殺。」敏思吸了一口氣,繼續說:「我覺得他很慘,但他卻死得很光榮,因為能光榮天主。」她補充,「老師也有叫我們作反思,若果我是神父,我會有少許懼怕;但從老師教導思考方法中,學習到十誡中『愛主愛人』的精神呢。」葉煒壕亦對這課題甚為難忘,他解說老師教導的「T」字圖,可用來作出抉擇。「首先寫上『T』字,左邊歸納為『犧牲』,右邊是『成就』;寫下抉擇時面對的兩難,再作最後抉擇。」煒壕續說:「以考試溫習為例,犧牲了友誼、玩樂等;但卻有機會考到好成績,得到家長讚賞,不過⋯⋯也是值得的。」

張健東則分享「體驗盲人」的活動,「老師把同學分為兩隊, 作為觀察者的我,看到蒙眼的同學要完成任務,他們很恐懼;從中讓我反思,在日常生活中,要幫助有需要的人,特別是瞎子。」廖老師解說透過此活動,教導同學「判準轉移」,從他人角度思考出發。而胡曼婷則透過聖經故事和生活情境分析,學習「歸納法」。她說:「我們要珍惜重要的東西,好似天主眼中的我們是珍貴的,即使我們犯了錯,只要我們悔改,天主也會原諒我們。」廖老師強調,課堂中引入不同題目,教導學生以不同的解決方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希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一個合適方法,能實踐天主教信仰的精神。

藝術靈修

另一信仰培育活動是寫聖像畫工作坊,周校長說:「透過聖神的帶領,學生在寫畫過程中成為一個工具去讚美偉大的天父,讓心靈及信仰得以成長,亦可從寫畫中不斷的祈禱與天父相遇。為使學生明白當中意義,校方誠邀坪天校董鍾潔英向學生講解聖像畫靈修之用。」鍾校董於二〇一五年七月,透過靈火天地舉辦的聖像畫工作坊,跟英國本篤會Esther修女學寫聖像畫,其作品是「聖母聖嬰像」。隨後,她以此畫與坪天公教老師進行聖母月靈修之用,從而啟發周校長把寫聖像畫活動帶入學校。鍾校董說:「聖經是通過文字認識天主的道理,寫(To Write)聖像畫如同寫聖經一樣,由天主默感人去寫。畫中聖像是『天主眼中真實的肖像』,無論是寫畫人、賞畫人,可藉著觀賞及祈禱來親近天主。寫畫前,心要靜下來進行祈禱,與聖像畫內的人物溝通,這亦是一種與天主溝通的工具。」鍾校董表示「以個人靈修經驗來說,我從凝視、觀望聖像畫時,天主直接進入我內心深處,我與天主關係更加深厚。」

鄧汶慧同學於上年度有機會參與寫聖像畫,她表示很高興,體驗亦很難忘,「因為在寫聖像畫時,要時時祈禱,把禱告交給聖人,再轉達天主那裡。而我感到最特別的是先選用深色顏料上色,然後再用淺色表示光位,藉此表達『從黑暗中走向光明』,讓我更能親近天主。」

周校長不諱言,「作為一所天主教學校,給予學生接受宗教培育,責無旁貸;老師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產生興趣,於學習中體驗天主與自己的關係。」(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