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61204s

一九五一年,賀理士嘉道理爵士和羅蘭士嘉道理勳爵兩兄弟,創立了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創辦人除了賀理士嘉道理和羅蘭士嘉道理外,還有胡禮先生及胡挺生先生。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又稱KAAA,幫助早期香港有需要的農民,派發數以千計的豬隻、牛隻及家禽;同時捐贈水泥供農民興建道路、水井、灌溉系統及水壩。另外又派發種子、肥料、驅蟲劑、花灑及水泵,協助農民種植農作物。

(本報專題)秋高氣爽,在新界郊區遠足時,有沒有見過一些刻有KAAA標誌的舊農業及牲畜設施:道路、橋樑、水壩、房屋等各項設施? 

適逢今年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成立六十周年誌慶,該會舉行「尋覓嘉道理農場六十年珍貴回憶」及「嘉道理農業輔助會(KAAA)古蹟大搜尋」活動,邀請市民提供六十年來有關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植物園的照片及昔日往事,和尋找刻有KAAA標誌的古蹟。透過是次活動,大會收集了多個受惠農民的感人故事及KAAA古蹟資料。

九旬婆婆 不忘感恩

在眾多得獎者中,有一位老婆婆,她身材纖細瘦小,束起頭髮,雙手和臉上也滿佈皺紋,坐在輪椅上,由她的女兒推進場。原來婆婆名叫周潤谷,九十六歲,獲得「珍貴回憶故事獎」; 她倆熱淚盈眶,娓娓道出嘉道理家族如何幫助他們一家,渡過生活中最艱難的時期。一九六八年,周婆婆一家搬到青山村居住(現即屯門),但在礦場工作的丈夫因一次意外,雙目接近失明,一家失去經濟支柱,生活頓時陷入困境。因著嘉道理農業輔助會的目標,是推廣「助人自助」這份積極態度,為周婆婆及有需要的農民提供培訓、農民物資和免息貸款,讓受助人可以自食其力。輔助會更充滿善心,協助他們一家,興建農場、英泥屋、水泥豬屋、沙磚雞屋等,也送來兩隻母豬、三百隻雞、飼料等。母豬生豬仔,母雞生雞蛋、孵雞仔。自此,他們展開自養、買賣、轉售的生活模式;與此同時帶動四周經濟,此舉動可謂養活多家居民。

女兒潘鳳群說:「自己一家雖是受惠者,但從沒感受不被尊重,只因嘉道理家族的援助,令我們有能力自學更新,有尊嚴地領受別人恩惠。當年生活雖苦, 但本著香港人精神,有難題,便去尋求解決辦法。」 

在展開務農生活初期,農作物收成及牲畜成長也不太滿意, 雞隻也不能活得久;但他們一家仍可自給自足。話雖如此,但婆婆每日天未光,便由家出門到林錦公路,接受培訓計劃,從而增進務農知識。隨後,生活漸上軌道,為表謝意,婆婆更於聖誕節帶同女兒到嘉道理家族大屋,把一大束鮮花送給賀理士爵士,婆婆跟女兒說「這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婆婆一家苦幹多年,受到恩惠,也不忘懷感恩之心。婆婆數十年前已開始派米、茶葉,送贈日用品等,幫助有需要的人。得人恩果千年記,每當婆婆細說往事時,也禁不住流下淚來說:「講起來,就好淒涼。」

飲水思源

另一位得獎者林彩朗,她提供的照片故事(圖5),來自一口水井。照片中坐在屋前兩位女孩,正是她的倆位姊姊;屋前右方有一口水井,是由嘉道理農場為崇正新村(客家村)居民,提供掘井技術及資源,給四周村民供應食水,井上更刻有KAAA的字樣。林女士說:「今天井上的字刻已相當模糊,但總提醒我這個都市人要『飲水思源』。因為長期於城市工作,會對自然環境感到疏離,而且不知不覺地已對環境作出種種傷害。」林女士的一家,正正因為這一口井,而生活過來。她強調為了自己及下一代,也要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不可破壞。當年,林女士父母在村內辦幼稚園及小學,為延續助人理念,她現協助助學團體,為兩岸三地的大學生服務。

KAAA 意義深遠

至於取得「嘉道理農業輔助會(KAAA)古蹟大搜尋」紀念狀的參加者郭志標,多年前曾寫過一篇關於嘉道理農場的文章,所以對它的事情十分感興趣。加上自己是行山愛好者,在搜尋KAAA 古蹟物品發現上,共三處之多,郭先生說:「KAAA這些歷史,新一代也未必知道箇中意義。幸而舊的建築物拆了再興建時,後人也在新建築物上掛上KAAA字,目的為紀念嘉道理家族的貢獻,以表謝意。」

如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執行董事薄安哲先生強調,世界各地正處於貪婪、自私的情況,但必須謹記賀理士爵士格言: 

慈悲、善良、仁慈、熱心助人精神」。

同時也秉承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使命——「大眾與環境和諧並存」。願人人既彼此敬重,亦尊重大自然。(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