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2_20160131s

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瑪竇福音》5:9)昔日,聖方濟.亞西西遠赴埃及向回教徒宣講基督,得到蘇丹王的禮遇和讚賞。聖方濟酷愛和平的事蹟,數百年來,傳頌至今。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下簡稱「聖文德」)全體四年級學生在去年底的聖誕節前夕,步武辦學團體方濟會會祖聖方濟的芳表,向鄰近的伊斯蘭鮑伯濤紀念小學(下簡稱「鮑伯濤」)伸出橄欖枝,進行互訪交流,一起唱歌、玩遊戲和分享美食,共享聖誕的喜樂與平安。

社區鄰人

今次與聖文德學生交流的均為鮑伯濤的居港南亞裔學生。其實,這次會面前,聖文德學生經常或偶然都會在街上碰見南亞裔人士,卻鮮有溝通,對他們普遍存有的印象一如就讀四AN班的張展俊所言的: 「好奇怪」、「陌生」,甚至更會像就讀四EL班的李曜冲所指的: 「壞人」、「不應該住在這裡」。引致曜冲產生這樣的印象,源於某次他在街上看到遠處有南亞裔人士與本地人在說話,他們看似互不相識,曜冲也聽不到他們在說甚麼,但不久那位本地人看似不高興地走開了,曜冲就認定那南亞裔人士應該說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而就讀四BR班的莫思騏所居住的大廈則有些南亞裔人士居住,她只跟他們用英文說了一次「你好」之後,便再沒打招呼了。她坦言對他們沒有壞印象,只是生怕自己英文不濟而難以溝通。

活在同一社區,份屬鄰人,可是由於南亞裔人士的外貌、膚色、語言和衣著等與佔社區大多數的華人有很大的分別,令華人小學生或多或少也受主流價值觀的影響,普遍對南亞裔人士的印象都停留在想像。不過,自從透過學校的安排,有機會與鮑伯濤學生交流後,曜冲、展俊和思麒的想法都有改變。

雖然曜冲和展俊不肯嘗試讓同組的鮑伯濤學生,在他們的手上繪畫民族花紋(hena);而與曜冲一組的鮑伯濤二年級女學生,不肯唱歌又不吃他們二人一起試做的麥芽糖夾餅,但曜冲還是覺得那位女學生以至南亞裔人士都很友善。「她因為不認得歌詞的中文字,所以不肯唱歌;至於麥芽糖餅,可能因為他們飲食習慣的禁忌才不敢吃吧。」由於陌生而形成的隔膜和片面印象,親身接觸和溝通後便消除了。

文化交流有助促進不同族群的互相了解,朝著和平共融又邁進一步。就讀四DS班的羅佩斯之前都曾在遊樂場與南亞裔小童一起玩樂過,今次交流活動後, 當佩斯聽到同組的鮑伯濤學生對她也很愛吃的麥芽糖夾餅表示欣賞後,她更是喜上眉梢,「那位學生說麥芽糖夾餅很好吃,她會自己做,並與家人朋友分享。」這次經驗更鼓勵佩斯日後多主動與其他族裔的人士溝通。佩斯說:「以前經過他們身旁,我會嗅到一股奇怪的氣味;自從接觸後,我發覺那是他們族群的獨特氣味。」思騏眼見與她接觸的南亞裔學生都會說廣東話,便放心地與他們溝通。此外,更因為今次的經驗,讓她在街上碰到要說英語的其他外籍人士,也放膽地與他們溝通,還玩了一個開心的除夕夜。

接納差異

這個交流計劃的構思源自聖文德課程發展統籌主任王嘉敏老師,去年她藉工作的接觸,得悉南亞裔學生在港的處境,讓她萌生起今次的互訪。活動後,王主任了解到該校學生對於在港少數族群的看法而感驚訝。「近幾年,我們每年都會安排小四學生與社區人士交流,過去曾探訪聽障和智障人士等,學生反應積極,紛紛上前去服務他們。這次,他們最初的反應相對冷淡。因為不理解,學生心底裡存有偏見而不自知,這些不易被察覺的觀念卻影響我們與社區人士的睦鄰關係。」活動前,王主任安排了基督教勵行會的社工為學生到校講解,介紹南亞裔人士的飲食和衣著打扮等生活習慣,並讓學生試穿他們的服飾。交流活動當天,活動內容和獎品均由四年級學生分工設計和安排。他們分成兩組,一組留在校內做接待,另一組則外訪。事後,校方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以上學生支持及非常支持這次服務,願意付出玩樂時間,與他人一起分享快樂,另有87%的學生對學校的聖誕節聯歡沒有舉行「大食會」表示不介意,並喜愛藉著設計活動與他人同樂。更有近八成學生表示願意再次參與同類的服務。

該校校長張偉菁滿意活動的成果,「今次只是同類活動的第一次,我們稍後會有其他跟進活動。我們不期望學生在到訪前後有很大的分別,畢竟要接納與我們生活習慣很不一樣的族群,需要時間。」王主任亦表示首次活動的構思只要求該校學生主動示好,並不要求雙方有太多的交談。她倆均認為活動鼓勵學生對居港少數族裔友善,接納他們作為社區的一份子,就像昔日聖方濟致力促進與其他族群的和平共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