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51129s

(本報專題)閱讀有甚麼好處?怎樣吸引孩子愛上閱讀?彭培剛法政牧師提出十個鼓勵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以書本作媒介,親子共享閱讀樂趣的方法確有很多不同的變化。彭牧師亦指出不同的調查同時反映香港在親子閱讀方面的情況,尚須各方面作更大的努力,首要是家長肯定和重視閱讀與良好的親子關係,兩者有密不可分的價值。

東亞銀行親子閱讀證書獎勵計劃(下稱「閱讀計劃」)於本月七日舉行親子共讀座談會。座談會開始前舉行本學年閱讀計劃啟動禮, 由(圖左一至五)主辦機構宗教教育中心主任彭培剛法政牧師、贊助機構東亞銀行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唐漢城、協辦機構代表天主教教育事務處主教代表助理廖慕賢及學校事務顧問蘇蘊珩、本報編輯陳幗慈、(圖左六至七)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副主席鄒小岳律師、聖公宗(香港)幼兒教育議會校長會主席黃冬娣校長共同主持,百多名有興趣親子閱讀的家長參加。

家校社會手牽手

啟動禮前,由唐漢城代表東亞銀行慈善基金致歡迎辭,並簡介東亞銀行慈善基金為申領綜援及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提供參加閱讀計劃的受資助名額,過去兩年獲學校及社會的認同,參加者反應非常熱烈。本學年開始,受資助的名額進一步增加,學生範圍由小學延伸至幼稚園。他感謝宗教教育中心及協辦機構的努力、教育界的關注,更欣賞宗教教育中心為參加計劃的家長提供支援及培訓。

隨後,由彭牧師分享近年親子閱讀的狀況。他引述該中心於2013- 14年進行的「親子閱讀問卷調查」(受訪對象為已參加閱讀計劃的家庭),該調查發現受訪的家庭尚未將閱讀列入首六項親子閒暇的活動。調查項目亦包括家中購置課外書籍的數量、父親及母親實際參與親子共讀的時間、次數、習慣等。彭牧師亦引述本港另一項以香港、日本、台灣三地的兒童為對象的閱讀及寫作習慣調查,指出該調查顯示香港的兒童在閱讀量和參與公開寫作活動所佔的百份比,均遠低於日本及台灣。他鼓勵在場家長由日常的家庭生活開始,透過閱讀,與子女探索書本的內容,培養子女的閱讀習慣和興趣;藉閱讀鞏固親子關係,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

滿室書香心連心

親子共讀座談會上,其中一位分享嘉賓為油蔴地天主教小學的學生家長金葉惠琴(見小圖)

金太分享得著時,坦言參加閱讀計劃後才發現過往對選書的看法很片面,「原來一本好書的價值不是文字多寡,書本裡精緻的圖畫同時在傳達訊息;文字和圖畫都有感染力和令人感動的力量。」幼女去年參加閱讀計劃後,金太亦參加了宗教教育中心主辦的故事爸媽培訓工作坊。「女兒透過書本,進入故事,認識從沒接觸過的人物和世界。日常生活中,她會引用書本的內容、故事情節來思考自己的處境。」圖畫書《消失的魔法》和《Gu j i G u ji》都屬於閱讀計劃去年初小的選書,金太完成培訓工作坊後,曾接受邀請到學校跟其他的小朋友講故事。「那是非常難忘的經驗,很緊張,又興奮。小朋友喜歡聽故事,我給他們講這兩本書,他們的回應給我很積極的訊息。」

 

回顧首年參加閱讀計劃的經驗,金太以「感動」來形容她和女兒在圖畫書裡的發現,「這些書尤其啟發同理心。現在,女兒會以諒解和包容的態度看待別人,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座談會結束前,宗教教育中心副主任林秋月介紹選取合適童書的方法和途徑。親子閱讀證書獎勵計劃自2010學年由聖公會宗教教育中心創辦。本學年有107 所小學及幼稚園參加,其中31所為天主教學校(約700位學生接受資助)。除受資助名額,另設一般學生名額,供全港小學及幼稚園學生參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