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6b_20151108s

《旋律》(Melodie) 

這是德國作曲家格魯克(Christoph Williams Gluck )在其歌劇《奧菲歐與尤麗狄斯》當中最著名的一段,旋律哀怨纏綿。此曲後來被小提琴大師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改編, 給小提琴和鋼琴合奏,是現今最常聽到的版本。


有沒有試過聽了一首歌以後,某部份的旋律會不自覺地在腦海不斷重覆? 

最近因為將會有不同形式的演出,需要預備和反覆練習不同的曲目,我的耳朵每天總是被不同的旋律「綁架」!正在想辦法舒緩症狀時,學生給我來電:「老師, 我下星期要比賽了!」

原本,我還在思考別的事情,聽到學生的說話,暫時清醒過來。

「哪你準備好了嗎?下星期老師要到外地工作,不能為你多補課啊!」

「還有一星期嗎?應該沒問題的。所有樂曲我算熟悉了,只是怕記憶會突然失靈。」

學生說得對 ,就算很熟練,也會有機會忘記樂譜,尤其是緊張的時候,那是挺可怕的事。記憶力雖然是先天的條件,但也是可鍛鍊的。喜歡音樂和學習音樂的人,記憶力應該是不錯的。動聽的旋律一般比較容易進入我們的記憶系統,情況就像一本十分吸引的書,看一次便會記得內容。學習鋼琴的,除了要反覆練習不同樂段,也要將樂譜像影印機一般在大腦複印。如果我們只倚靠手指肌肉的記憶,是不可靠的;就像背誦課文時,內容正確但並不完全理解當中的意思,過一段時間便很容易會忘記。

所以,我經常鼓勵和引導學生多思考,這樣記憶會因理解自然變得深刻。當學習不再是不停重覆某個動作,我們會更容易將興趣保持新鮮,亦不會因困難而卻步。

今天是學生的比賽,就算身在外地也會惦記他們,想知道他們的心理狀況怎麼樣。結果往往出人意表,學生說實在太忙了,沒時間好好準備,認為彈得不夠好,最後就直接棄權了! 

現在我的耳朵不但回復正常,腦袋也是一片空白。看來我的音樂課堂也應該加上時間管理的訓練。在藝術的領域中,個人的優點和缺點是有可能倒過來的。例如,領悟力高的學生不一定願意苦練;資質相對比較平凡的卻很勤奮。若是能將這兩種學生放在一起合作,他們很可能會受到對方的影響而互相學習。室樂和重奏正是很好的一個渠道,讓不同性格的人,在音樂上相知、相遇。不同的旋律交織在一起,豐富音樂的同時也在豐富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