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2_20150628

 

 (續上頁) 

春風化雨三十載

該校座落的梨木樹邨於七十年代興建,1975年落成。1975年,該校首任校監劉玉亭神父創立梨木樹天主教小學上午校,下午校則於翌年成立,直至2002年, 上、下午校合併為全日制小學。學校設備亦配合學校發展不斷改善,1999年該校新翼校舍落成,其後陸續增設特別室如環保資源室、遠程教室等,今年亦於校內進行改建工程,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

1982年入職,鄒仲齡副校長在該校任教三十三年,將於本學年結束後榮休。初期,他任教中文科為主,亦曾任教英文、常識、電腦、體育等科目;十五年前他獲擢升為副校長,負責更多行政工作。在梨木樹天小服務三分一個世紀, 鄒副校早已將學校視作自己的家。

回憶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經歷校舍擴建、上下午校合併、香港回歸後推行的教育改革、03 年突如其來的「沙士」,鄒副校一直堅持教好學生。「當你將學校視作家、將學生視作家人,你自然希望他們好好成長,學到更多的知識。」他難忘當年一位因為持續欠交功課而被罰留堂一年半的學生,「他現在是個商人,他結婚時邀請我參加他的婚宴。在這個重要的場合上,他向親友公開表示我對他的影響深遠,讓我非常感動。」他因學生的轉化而感到自豪,「我的老師曾跟我說過:一生中,只要教好一個人便足夠了,我認為我不止教好了一個學生,他們為我的生命帶來光采,我認為無悔今生了。」

鄒副校亦感恩教師團隊和諧團結,彼此合作。他亦因著同事的推動,認識天主教信仰, 「我從教友老師身上看到關愛,看見他們實踐耶穌的愛。」因此,他參加教師慕道班,並於七年前領洗入教,成為天主教徒。「才藝匯演其中一首歌《謝我良師》由同事親自填詞,這是同事送給我的禮物,加上校方當晚安排了一個環節歡送我,讓我十分感動。」

臨別之際,鄒副校滿懷不捨之情, 並為同學們留下勉語,「我希望同學們勤力讀書,但讀書還是其次,我更希望你們成為具有理性分析和包容能力的孩子,做個良好公民。」他亦熱切希望學校將來能獲分配新校舍,為學生提供更多活動空間。

作育英才四十年

完成連串的慶祝活動,周偉強校長感謝老師之間互補不足,共同合作,「以《夢之飛躍》音樂劇為例,老師們花了不少心思將八個才藝表演串連於劇中,共有170多名學生有機會參與當晚的演出。」身為才藝匯演的舞想旅程總監,周校長對於當晚表演得到各界讚賞感到十分滿足, 「希望學生能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長處,並從中學習和成長。」他亦強調沒有老師們同心協力的話,校慶慶祝活動難以順利舉行。

練習中,周校長看到參與匯演的同學一天比一天進步, 「有一個二年級學生很有表演慾, 但是性格比較反叛,於是我們安排她加入戲劇組,希望藉戲劇教導她。可是,當她知道自己不是擔任主角時,她便開始搗蛋了。」老師亦只好在排練時將她抽調出來。但老師並沒有放棄這位同學,當籌備加入更多歌舞部份的才藝匯演時亦邀請她參與。「起初她也不是特別投入,但她的媽媽在排練時替她錄影,讓她回家後也可繼續練習。」正式演出時,這個同學的表現很好,非常投入和認真,「過程中看到學生正面的轉變,讓我覺得所有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周校長十分欣賞同學們的認真和投入,他笑謂自己從未演過話劇,但知道戲劇中有一術語「虎度門」,意指演員出場的台口,演員一出虎度門便要全情投入角色。他藉此鼓勵同學,「一如在舞台上投入角色,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亦應善盡本份,希望同學們能保持這種認真投入的態度。」(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