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6_20140216

 

 地圖是旅行必備的地理資料,更是確立地方名稱及地理位置的歷史紀錄。首幅香港地圖是由米蘭外方傳教會和神父(Fr. Simeone Volonteri,即後來在中國河南擔任宗座代牧的安西滿主教)繪畫,1866年在德國印製。隨後五十年,這幅地圖更成為香港唯一獲認可的官方地圖(「新安縣全圖」)。

米蘭外方傳教會(1926年改稱為宗座外方傳教會)是首個踏足香港的意大利男修會。1858年4月10 日,首位會士雷納神父(Fr. Paolo Reina, 1825-61) 抵達香港。米蘭外方傳教會的會士一直渴望向香港及中國大陸的鄉村居民,傳佈福音。尚未來港以前,高神父(Fr. Timoleone Raimondi, 1827-94)已開始學習中文。他是首批抵港的會士之一。到港初期,他曾到訪大埔區的碗窰,在一戶姓馬的家庭借宿,因而認識了渴望認識耶穌基督的馬金水。1861年,穆神父(Fr. Giuseppe Burghignoli, 1833-92)由荃灣越過高山,到達碗窰,年僅十四歲的馬金水充滿活潑的信德,啟發不少窰工信仰天主。他們捐出小磚屋,供傳教士短暫留宿兼作小聖堂(傳教站),奠定了天主教紥根大埔的歷史。

1864年,和神父(Fr. Simeone Volonteri, 1831- 1904) 與中國籍梁子馨神父(1837-1920,不屬於該修會)合作,到碗窰分擔穆神父的工作。出身於天主教家庭的梁神父,自小跟隨父母由廣州來港,他是首位在香港成長及接受修道培育的青年(1862年晉鐸)。他幾乎每天都陪伴和神父到鄉村,關懷村民, 向他們介紹福音喜訊。

荒落的鄉村沒有明確的路標,和神父根據考察,每到一處便繪畫地圖,準確紀錄路線資料及村落的位置, 準備重訪。這幅珍貴的手繪地圖,中英對照,地圖上旁註中文出自梁神父的手筆。傳教工作充滿困難、艱辛又危險,傳教士克服旅程上的疲累,翻山越嶺、涉水渡河,跨過崇山峭壁,冒著海浪衝艇、賊襲擊的生命危險,更甚的是那些對天主教信仰懷有誤解而攻擊傳教士的暴力。這一切無阻和神父的傳教心火, 他懷著堅定的信德,照顧處於社會邊緣的貧窮山區村民,切實地感受到天主賞賜他傳揚天主聖言的恩典,他沒有虛度每一天。

碗窰的居民邀請神父們為村民開設學校後, 汀角的民眾亦提出同樣的要求。和神父挨家逐戶勸捐,為設小聖堂及辦學校而籌募經費。1865年,和神父首次探訪西貢墟,受到鄉紳父老的歡迎,他們更即時贈地興建小堂、學校和宿舍,還有些人表示願意領洗。1870年代,這所學校提供小學至初中程度教育,幾經艱辛,至1924年由鄉村私塾發展成為崇真學校。

 

 

 教育是我最關心的事業

 

 1874年,香港由宗座監牧區升格為宗座代牧區。高神父獲委任為首任香港宗座代牧,在羅馬祝聖為主教。

高主教是個毅力驚人又高瞻遠矚的人,生活簡樸。他非常重視學校教育,深信教育對年輕人有深遠的意義;教育與實踐愛德的服務,同樣體現福音的精神,兩者均與傳福音的工作緊密相連:「不論在過去或將來,年輕人的教育一直是我最關心的事業。我為教育辛勞了二十五年,我的年華因此老去。我亦把我的餘年獻給教育。對於我的羊群擁有一間學校,不但忠於慈母聖教會的訓導,而且是香港最優秀的學校,我感到自豪。」(1884年1月22日講話內容) 

香港開埠初期,殖民地政府沒有制訂完善的公共學校制度。1862年,政府辦中央書院,以學費較便宜的手段與天主教學校競爭。1871年,政府採取推行世俗教育的教育政策,有意把宗教教育從本地學校科目中剔除。高神父以書面反對,他的立場受到公開抨擊。1873年政府更以立法,要求接受資助的學校每日必須有四小時純世俗教育。高主教堅持天主教學校所有課程都包含天主教信仰,他不會接受在天主教學校裡有四小時完全不談信仰的限制。他帶領所有天主教學校,拒絕政府這項資助計劃,並旋即到歐洲,力邀愛護青年弟子的辦學修會來港。

 

 

當時全港十四間學校中,有九間是天主教學校。這一場政府強推世俗教育的爭持,直到1877 年4月22日首位信奉天主教的港督軒尼詩(John Pope Hennessy)上任才得以解決。他取得英國政府批准,容許考試評核的成績是學校獲取資助的唯一條件。1879年開始,聖若瑟書院獲政府資助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