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3_20140126

湖北省位處中國內陸,即使現時乘搭高鐵由深圳出發,也要花上四個多小時才能到達。然而,寶血會傳教姑娘在十九世紀的香港,甚至徒步前往廣東沿岸及至湖北省傳教。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抵港後,很快便展開教育和社會服務。因著修女們深厚的愛德、充滿信德和希望的熱誠,吸引了很多中國女青年加入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第三會。第三會的成員大部份是中國人,這些本地的女青年組成「中華寶血會」,被稱為寶血會傳教姑娘。她們協助外籍修女深入基層,探訪中國婦女及兒童,向他們傳福音,又努力考取政府要求的教師資格,幫忙修女在八間中文學校任教。
傳教姑娘的人數不斷增加,當中有一位譚加辣(1868-1929)。譚加辣原名譚細英,生於澳門,十八歲時決定加入第三會,二十一歲發願,正式成為修女。譚修女致力教學工作,身兼校長和老師職務。
1919年,教宗本篤十五世頒佈「擴充傳教事務」通諭。教會回應時代的需要,提倡本地教會應有本地主教,傳教時應尊重當地文化的原則。師多敏主教(1861-1924,香港第三任宗座代牧)提出把本地華人修女從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分割出來,成立一個屬於本地教區的中國籍女修會,稱為「中華耶穌寶血女修會」,建設地方教會,特別注重中國人的傳統和文化。譚加辣修女出任首任會長,她撰寫會章(指導修會成員的生活指南),又籌建會院。
多年來,寶血會秉承犧牲與修和的精神,透過團體生活及使徒工作,為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作見證,與貧窮弱小者同行。修會因應社會需求改變,於深水埗設立孤兒院(後來成為寶血幼兒園),又於粉嶺設孤兒院(後轉為收容因家庭問題而需特別照顧的女童,改名為寶血兒童村)。寶血會修女的服務範圍更擴至澳門和台灣,服務華人,讓基督的福音喜訊在中華土地上植根。

 十二歲的馬金水

 1858年,一群大埔碗窰的村民特意到荃灣聆聽天主教的道理。其中一名剛滿十二歲的少年人受福音感動,即場表明要求領洗的決心。他的名字是馬金水。金水十四歲時,在宗座外方傳教會高神父(Fr. G. T. Raimondi)培育下,到香港島升學, 成為出色的傳道員。他後來返回碗窰,擔任學校教師兼受薪傳道員,協助意大利籍的神父展開傳福音的工作。
1860年開始,外籍神父與一些來自中國廣東省的本地神父,在新界大埔區展開傳福音的工作,再由大埔區伸延至西貢區。無論中國籍神父或外籍傳教士都冒著生命危險徒步走遍大埔汀角、碗窰、水門頭、大浪灣、赤徑、深涌、白石滘、鹽田仔等村落,翻山越嶺,傳揚福音、為村民興辦學校及建小聖堂。1863年外籍傳教士於大埔上碗窰建小聖堂,並為第一位歸依天主的村民領洗。十年後,該村已有三十位天主教徒。馬金水不幸染上肺結核病,終年三十一歲(1847- 77),他的虔誠德表卻深深地烙印在大埔及西貢的信徒心坎裡。

 成長中的香港天主教會.1841-1922
1841年
兩位中國籍神父隨同若瑟神父到香港。
1860年
馬金水升學,成為第一位受薪傳道員。
1911年
生於大埔碗窰的原居民馬俊賢晉升神父。
1922年
耶穌寶血女修會成立,總會院至今仍設於深水埗元洲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