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2_20131117

 

 一雙巧手、一根繡花針,加上各種顏色的繡線,平平無奇的布料在婦女們的手中,變化出無限的可能。刺繡是傳統中國婦女必習的女紅,丈夫的鞋子、子女的衣裳都由她們親手製作。今天的中國社會,一些婦女已走出家庭,運用自己的雙手和工藝技術,發展個人的事業,周山村的一群婦女就是好例子。

 

 

 (本報專題)周山村位於河南省的登封市,村子的經濟活動以農業耕作為主。雖然鄰近名勝古跡嵩山少林寺,遠近馳名,但周山村地處山區,水源缺乏,農產品的收成並不豐富。為了改善經濟環境,周山村的婦女們開始製作刺繡工藝品出售——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上月初,兩名周山村婦女代表到訪香港,出席由非牟利機構手作幫主辦,周山婦女手工藝協會、香港藝術學院、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課程合辦的「工藝有話說」展覽。當中,周山村婦女透過刺繡,講述屬於她們的故事。

堅持成就改變

年屆六十六的王雲(圖一右),是周山村婦女們組成的手工藝品協會中年紀最長的成員,但說起話來仍中氣十足。穿針引線對她來說依然沒有難度,也用不著戴老花鏡。看著她滿臉笑容, 沒聯想到她曾是傳統重男輕女思想的受害人。因為生來是女孩, 王雲出生不久便遭家人遺棄;結婚後她誕下四名女兒,生活過得苦,也感到自卑。

2003年,周山村巧手的婦女們在民間組織的協助下聯繫起來;2004年她們更成立手工藝品協會。面對困難,王雲沒有放棄自己,她積極參與協會的工作,2005年更獲得登封市「百名巧女大賽」的刺繡特等獎。她的手藝和收入改變了她在家裡的地位; 由丈夫從不讓她上班,到愈來愈支持她,現在甚至會駕摩托車送她上班。

也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手工藝品協會的會長景秀芳(圖一左)初中便被迫輟學,工作賺錢供兩個弟弟上學。到她組織家庭後,因家境拮据,丈夫也選擇放棄給大女兒就學的機會,寧供兒子讀書。經過協會的培訓後,秀芳有所改變,敢向丈夫爭取, 讓女兒繼續學業。

工藝訴說生活

協會也讓成員們得到向外闖的機會,她們到不同的城市交流,擴闊眼界。進而,秀芳更以特邀婦女代表的身份,參與修訂村裡的《村規民約》。新的《村規民約》收納了婦女們的意見, 也交由她們製作封面。在她們的默默耕耘下,婦女的地位在村中逐漸提升。

周山村婦女們刺繡的傳統手藝,承傳自上一輩的女眷,代代相傳。昔日,她們不用下田幫忙的時候,便會聚在一起織布刺繡。結婚前,她們會給自己造繡花衣、新娘頭蓋;婚後她們便給孩子做虎頭鞋、老虎枕,祝願孩子健健康康。

近年,她們突破傳統,把吉祥的圖案,像是花、蝶等繡在不同的現代化產品上,例如:筆袋、電話套、記憶棒套等。這些產品增加她們的收入的同時,也活化傳統。她們現在更用刺繡說故事,繡出自己心裡想的。《村規民約》外,她們亦製作了一批「馬鈴薯靠墊」,在靠墊上刻劃她們的農村生活面貌。一隻隻燕子、一朵朵馬鈴薯花、小公雞、小狐狸……領我們走進周山村婦女們的故事世界。(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