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31027

 


 校園生活中,不難發現聖母的蹤影:那用花朵裝飾雅緻的聖母山或聖母岩、教室裡的聖母像,還有牆壁上的聖母畫像,畫中的她是那麼溫柔美麗……可是聖母有很多不同的形象呢,它們背後的意義有甚麼分別呢?與慈幼會陳鴻基神父一席話,認識聖母瑪利亞,也談聖母在他生命中擔當的獨特角色。
 (本報專訪)「誦念玫瑰經時,聖母給我們說耶穌的故事,陪伴我們走基督的路」,走在慈幼靜修院的玫瑰園中,陳鴻基神父生動地解釋玫瑰經的意義。陳神父表示他的聖召與聖母有很大關係,「聖母在信仰歷程中支持我,循循善誘。我感謝天主,感謝聖母媽媽。」
天上母親 伴走人生路
陳神父表示他小時候參與聖母敬禮的情景, 仍歷歷在目,「當時正值聖母年,就讀初小的我和教友們走在英皇道上,拿著大串的念珠,誦念玫瑰經。」到了小三,陳神父考入慈幼會營辦的聖類斯中學(小學部),但因為沒有繳交留位費,險些無法入讀。「過程中得到神父幫忙,入讀聖類斯後,神父們也常跟我們說,是聖母帶領我們入讀學校。」
大學時期修讀藝術,然而陳神父在小時候已喜愛畫畫,開始顯露藝術才華。「小五時在一個繪畫比賽中得獎,那時我畫的就是聖母;畫中的她穿著白袍,繫著藍色衣帶。」同年,陳神父開始考慮聖召,到了小六便加入備修院。「聖母時常與我在一起,因此我往後的不少藝術作品都和她有關。」
在追隨聖召時,特別是面對轉變時,陳神父亦曾有感到困難和迷惘的時候。但他形容在默主哥耶的朝聖旅程中,聖母給他慰藉和鼓勵:他在那裡看到很多人,因聖母的恩賜而皈依、改變。「相比這些人,我遇到的困難算不上甚麼」, 他在朝聖中反思,「所以我更應珍惜自己的福份,做好鐸職,生活聖潔,行為正直,虔誠侍主,終身不渝。」
「你為聖母做的任何事,不論是寫一封信、一個行動,她都一定欣賞」,陳神父表示,親近聖母可以很簡單,「純真如同孩子,你便得到聖母的愛。」他續道,「你能開心見誠地跟媽媽說心底話,因她對我們的軟弱瞭如指掌; 她從聖神領受天主的聖寵,她也希望和我們分享,希望更多人歸向天主。」
宗教藝術 呈現普世觀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教會鼓勵教友增加對地方教會的歸屬感,逐漸發展本地化,以當地方式和文化表達同一信仰。「這樣的表達方式使我們更能體會天主離我們不遠;耶穌、聖母與我們的膚色一樣,顯得更親切。」陳神父解釋, 因此不同地方、不同藝術家製作的聖像、聖相等,形象也會有所不同。
陳神父亦認為表達信仰內涵以外, 宗教藝術亦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帶來啟發,影響深遠。「我初小時使用的祈禱小手冊中,印有一幅小耶穌的聖相(左圖), 相中小耶穌是那麼天真、漂亮」,陳神父形容。多年後,他偶然發現韓國的修女們將這張聖相印製在擺設上,「即使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我對這幅聖相仍是記憶猶新。」
藝術家透過各種的形式,表達他們和教會的信仰。這些圖像中,我們看到無限的創造力,也認識天主的啟示 —— 它們在生活中不斷啟發我們。即使一尊簡單的聖母像,背後也含義深遠。你下次步過聖母山時,花多點時間停留在聖母跟前,或許也會有新發現呢!(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