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20130512

 

 (本報專題)是甚麼力量將十六位來自不同背景、任教不同學校和科目的老師凝聚在一起? 過去十八個月的日子,他們每星期三傍晚於聖博德堂相聚,在小學III區學校教職員慕道團學習, 認識天主。他們更於今年復活節領洗,加入教會的大家庭,就讓我們來看看天主怎樣以祂獨特的方式,召叫其中的三位老師成為門徒吧! 

 

 

 天使老師鄭雅瑩

活出基督 傳播平安喜樂

 

為鼓勵學生欣賞別人的善行,於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任教的鄭雅瑩老師在班上推行「天使計劃」。學生留意到同學做了值得欣賞的行為,便會給對方簽名,滿了十個,便會當一天「小天使」。「那天,我會在那位同學的書桌上放置一個小天使,也會將他/ 她的名字貼在牆壁上」,鄭老師解釋。她笑著表示推行計劃後,學生邀請她一同參與,因而得到「天使老師」的稱呼,她續道,「我希望能活出基督,亦相信孩子們同樣做得到。」

以往,鄭老師並沒有慕道的打算,也沒有考慮過領洗,「直至我被李姑娘的誠意打動。」李姑娘是她任教學校的牧民助理,「參加慕道班是兩年的承諾,我當初亦有猶豫自己能否完成課程,幸得李姑娘每次和我一起上課,她的陪伴和照顧讓我感受到愛,讓我一步一步地走近天主,最後領洗。」現在,李姑娘更成為鄭老師的代母,在日後的信仰路上繼續帶領她。

慕道期間,導師不但解開了鄭老師心中不少疑問,耶穌的教導也慢慢成為她生活的中心,「我希望以耶穌為榜樣,跟隨他的道路使我感到平安和喜樂,脾氣也好起來。」她亦希望以宗教作為支援學生的媒介,「天使計劃」之外,擔任班主任的她在班上設立祈禱閣,並推行「與上主的悄悄話」。每天午飯前,鄭老師會給同學一個小盒子,讓他們把寫上祈禱意向的紙條放進去。「下一天的飯前禱,我們便會為那些意向祈禱」,鄭老師解說,「希望藉此加強學生的信德,豐富他們的宗教生活。」

陪伴鄭老師學道理的不僅是李姑娘,還有她的女兒。她在慕道期間懷孕,寶寶出生後於今年復活節接受嬰兒洗禮。「我也曾猶豫應否在女兒年紀這麼小時,替她選擇她的信仰,也擔心她會在聖堂哭鬧」,一次靈修聚會中,她得到啟發,「孩子會忘記你給她的物質,但信仰將陪伴她一輩子。」她相信這是天主的安排,「教友們都很體諒,這消除我的疑慮;丈夫雖沒有信仰,也願意和我一起到聖堂去。」鄭老師形容,「這信仰是我給女兒的禮物,我信賴天主,願意將孩子交給祂,由祂來帶領。」

 

抱抱余Sir余浩然

 

緊守信念 宣揚愛的信息

 

「你好!我是『抱抱余Sir』!」余浩然老師打招呼道。「泡泡魚Sir」?可是他身材高挑,怎看也不像腦海中聯想到的,那圓滾滾的「雞泡魚」呢!於黃大仙天主教小學任教的余老師解釋,「『抱抱精神』是我的教學理念,我希望教導學生身體力行,以行動實踐愛與關懷。」

本身並無宗教信仰,為甚麼會突然參加慕道班呢?「我感覺天主一直在敲我的門,但我在兩年前才去應門」,余老師的太太並非教友,卻亦鼓勵他報讀慕道班。「我滿肚疑問,獨自報名,起初也有擔心」,但過程中他知道自己找著了,導師逐一解答疑問,他也更加肯定自己。「每次上課,我也有不同啟發和反思。我明白到天主教信仰中,一切也離不開愛,這是我最深刻的感受。」天主教信仰更加強化他的教學理念,「我希望在教學中實踐天主的愛,當學生的榜樣,因為愛不應只掛在嘴邊。」

他形容不久之前的洗禮,「這是我的人生大事,因為洗禮後, 我便是新的我。」他幽默地說,「我還特意買了新恤衫,這是我結婚以後第一次花這麼多時間為一件事作準備呢!」他表示領洗至今仍十分興奮,亦十分感謝家人的支持,「家人雖然並非教友,領洗當天亦有到場參與近兩小時的禮儀。」

信仰亦影響余老師的教學,相比借用寓言故事,他現在更常用聖經故事教育學生,憤怒的情緒也愈來愈少,「不可能完全不發怒,但我更明白原諒和放下的重要性。」此外,他昔日並不常參與學校的宗教活動,擔心自己在這方面缺乏認識、會出錯。數學及常識科以外,余老師亦有任教體育科,不時亦會帶隊出賽。「近來學校隊伍外出比賽,賽前我帶領學生祈禱,這是我和學生們都意想不到的」,他補充,「我會形容這是信心的轉變。」他期望未來在校內影響學生,讓他們慢慢接受天主教信仰,步向基督。(轉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