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2a_20111030

 

今日何日?

據美國著名電視節目「六十分鐘時間事雜誌」(60 Minutes)報導,美國南部一些校區,現在仍為馬克吐溫一八八四年的作品《頑童流浪記》,應否在學校教授而爭論。有見及此,阿拉巴馬州Auburn大學研究馬克吐溫權威Alan Gribben教授,想出了一個點子,編輯了《湯姆歷險記》和《頑童流浪記》的「清潔版」(Expurgated Edition),把《頑》書令人讀著不舒服的219個nigger,即被視為輕蔑黑人的用語「黑鬼」,大筆一揮,全數改為「奴隸」slave一字。此舉引發不少有識之士不滿,認為是對作者不敬。

時至今日,美國黑人已當上美國總統,南方的種族歧視觀念仍然陰魂不散,頗令人不寒而慄。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男孩故事,文學經典

海明威曾稱譽:《頑童流浪記》是美國本土小說的起源。在此之前出現的小說,沒有一本可堪媲美。

《頑童流浪記》故事裡面的小孩哈克為了逃避酗酒和精神錯亂的父親,與黑人奴隸吉姆為了自身的解放,攜手逃亡,一起下密西西比河去追尋自由。大河的生活平靜而安祥,兩人友情純真而無私,使流浪記充滿了美好的鄉土生活氣息,也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

馬克吐溫在其序言中曾「奉勸」讀者,不要試圖在故事中找出「教訓」。然而小說借一個沒有受過教育、不諳世事的小孩的眼睛來觀察當時的社會,反而活靈活現地展示了當時美國南方貴族間的仇恨和惡鬥;騙子的種種劣行騙術;小鎮居民的膽小昏瞶;乃至奴隸制度的愚昧落後。令人唏噓慨歎,也令人啼笑皆非。

馬克吐溫又被稱譽為美國文學的幽默大師,皆因其作品語言運用獨到、精煉。他為幽默所作的詮釋,即為一例:

「悲傷而非歡樂才是幽默的神秘源頭。天堂無幽默。」(The secret source of humor is not joy but sorrow. There is no humor in heave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Sterling, 2000)簡易本,適合高小或初中同學自主閱讀。

李天朗同學為高小同學翻譯了簡易本其中一章;崔凱筠同學則為迪士尼電影作了影評介紹,值得一看。
 
 
翻譯推介
 
野外生活,自由自在

第二天早上,我不願起來煮早餐吃。正當我再昏昏欲睡的時候,突然聽到河的上游傳來「砰」的一聲巨響。我從樹葉縫隙看出去,但見水面煙霧瀰漫;再遠望渡口,那裡有一隻載滿人的船。我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轟隆一聲,一縷白煙從船的側面冒出,他們正向水面發炮,想令我的屍體浮出水面。

渡船隨水流而行,我漸次看見誰在船上:有老爸、柴契爾法官、湯姆、波莉阿姨、席德,還有很多其他的人。他們全都在談論這件謀殺案。

那渡船不久就不見了,發炮的聲響也漸疏落遙遠。大約一個小時之後,我就完全聽不到了。其實我有點兒內疚向他們撒謊,不過我又不知如何面對困境。我既不想老爸找到我,更不想回到寡婦德嘉勒亞姨那裡過活。

現在我知道沒有其他人會來找我了。我把帶來的東西從獨木舟上拿下來,在林中清理出一塊營地,又用毛毯搭成一個帳篷,再把帶來的東西放進去,以防下雨弄濕。

之後,我還捉了一條鯰魚。太陽快要下山時,我生起營火吃晚餐。

天色開始昏暗,我坐在營火旁,心感滿足。但是沒過多久,我卻開始感覺孤單寂寞了。於是我坐近河邊,靜聽河水嘩啦嘩啦流過的聲響,數著天上的星星和岸邊浮木,然後睡覺。我想,當你無法忍受寂寞的時候,最好就是盡快把這段時間打發過去,睡覺是排遣寂寞最好的方法。

接下來的三天三夜也是這樣過去了。第四天,我開始在島上探險。這小島就像是屬於我的,我想知道島上的一切。我發現了一些草莓、青葡萄。桑莓和黑莓還是剛開始長出來的,不久就可以摘食了。

有一次,我還差點兒捉到一條蛇呢!我一直追著牠跑,突然之間我踏進一堆還在冒煙的營火灰燼裡。我猛然醒悟:在我這個小島上還有其他人呢!
 
李天朗  港大同學會書院.中四
 
 
影評
 
大河兩岸,人生百態

第一眼看封面,見主角哈克穿著寬闊便服,靠在樹上,臉上露出頑皮的笑容,心想他必是像小飛俠般無拘無束地生活的。但事實不然,哈克經常被生父虐打,因為他拿到了強盜藏在洞穴的金幣,但卻存放在法官家中。好賭的生父對這筆財產虎視眈眈。為了恐嚇哈克交出這筆金錢,酒後亂性的生父綁架了他,並說要把他殺死。聰明機智的哈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於是將計就計,把屋裡所有物件弄翻,又在多個角落塗上鮮血,營造出哈克已遇害的情境。其實哈克已逃離村莊,沿著密西西比河南下。他一心以為自己自由了,誰料這才是惡夢的開始……

途中他在無人島上遇到黑人奴隸——吉姆,依照當時的法律和習俗,奴隸逃亡被視為嚴重罪行,如有白人從旁協助,那他也是罪不可赦。吉姆知道自己將被奴隸商人賣到南部,故冒死逃走。哈克與黑人吉姆的深厚感情令他常處於友情和守法的夾縫中,感到十分痛苦。他經常要在個人友情和社會規範之間,作一抉擇。例如當哈克認為已找到適合自己居住的地方時,就有應否繼續協助黑奴吉姆逃亡的考慮。流浪期間,他們有許多有驚無險、化險為夷的各種有趣經歷,例如哈克識破假冒國王和冒牌公爵騙吃騙喝的伎倆。

馬克吐溫文筆幽默,電影也能跟從原著風格,透過生活上的細節描寫具體的人和事;再透過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結伴流浪的經歷,譴責了蓄奴制度的邪惡,批判了封建家庭結仇械鬥的野蠻,辛辣地諷刺了當時教會的虛偽愚昧;宣揚了不分種族、地位,人人享有自由權利的進步主張。
電影看後,不禁令人興起「會否為了爭取自己或朋友的自由而不惜冒險犯難」的一問?
 
崔凱筠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