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3a-20121118

 

本欄九月十六日《網絡時代,古典再變潮流》,及廿三日《親近經典,自得其樂》兩文刊出後,讀者甚感興趣,有家長讀者自稱不嫌功利,欲請教作者:在各類公開考試中,例如文憑試,古典文學是否為必考題!

若把問題梳理為「為甚麼公開試常常在經典中選材出題?」則問題會更加清晰、更客觀。

本欄上述兩文曾提及選讀經典有四個效標:重要性(Importance)、示範性(Good Example)、趣味性(Fun)及親近性(Accessibility),我們若把「四性」分列,劃成一個座標(如圖),在座標之左上限,可視作「命題區」。

簡言之,由專家組成的命題團隊,常把落入此區的文學作品,視為有命題價值的元素。選取有重要性及示範性的作品命題,不但合乎評核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較能自圓其說。

去年某公開試模擬題,即以文學經典《野性的呼喚》內容擬題。

《野性的呼喚》的重要性,乃本書雖成書於百年之前,但其為「動物文學」的代表作,至今亦無作品能出其右。而故事中的主人翁,一隻聖伯納與蘇格蘭牧羊犬混種的狗,已成為「文學偶像」之一。

《野性的呼喚》的示範性,在「語言文學」方面,其描寫手法,無論是描寫動物、人、自然風貌或事件都異常簡練,往往用幾個形容詞,幾句句子就能圓滿交代。作者傑克倫敦的作品筆鋒剛毅、語言質樸和富戲劇性的情節,文學界早有定論。

在「主題思想」方面,《野性的呼喚》啟示讀者:自然世界是盲目的、野蠻的,是一個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地方。在作者筆下,狼中英豪巴克(Buck)幾乎跟人類一樣能處理自己的內心衝突,經歷種種生活歷練,從而學會了忠貞、獻身,進而大大增強了競爭力,成為犬隊的首領,最後亦能恢復原始本能,回歸野性。

傑克倫敦出身貧寒,做過報童、電器工人、製罐工人、水手、記者和淘金者。他一生浪跡天涯,到過朝鮮、日本、加拿大、非洲、英國等地,大半時間漂泊海上;十九世紀末參與阿拉斯加淘金之旅。他的寫作靈感,來自豐富的生活經驗,作品粗獷豪放,獨具特色。

《野性的呼喚》和《白牙》是膾炙人口的動物小說,兩部小說都以動物來喻人,表面上是在寫動物,實際上是在寫人,讓讀者有更多想像空間。

朱芷瑩和梁嘉霖同學分別翻譯了兩書簡易本首章,兩隻狗出身各異,其後遭遇亦各有不同,引人入勝,值得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