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6_20210620_s

夏天流汗能幫助身體散熱,但你有否想過汗液中鹽份的濃度會如何影響血液的稀稠程度?排汗時鹽份多少的變數是甚麼?會否因而影響人體腎功能?在拋波時,你會計算重力及空氣阻力,如何影響球類的移動?就讀高主教書院的中五生鄭逸朗喜歡以科學探究精神,查找生活中常見的科學原理。他認為從科研中了解到自然定律時,已令人滿足,也成為他追求知識的動力。

逸朗剛於本年5月17日至24日,代表香港參加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比賽,為香港的聯校隊伍取得其中一面金牌。礙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今年的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比賽在網上進行,逸朗和另外七位港隊代表,與來自22個國家及城市、約180位學生在網上作賽。每次參賽對他而言,「是為增進知識的機會,讓我了解更多科學知識。」

他愛好科學,跟學校由中一開始發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有著密切關係。所有中一學生首年便會參加「國際聯校學科評估及比賽」(ICAS)的科學範疇,以測試學生在科學方面的推斷能力。當年逸朗在此ICAS的成績屬優秀等級,中二起他接受科學培訓,又參與了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IJSO)的培訓,課餘時深入探討生物、化學與物理的知識,也加強了他的邏輯思維。

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獲金獎

中三那年他獲校方推薦參加IJSO香港選拔賽;中四參加生物奧林匹克的香港區賽事;同年代表香港到卡塔爾首都多哈參與IJSO賽事,在全球200參賽者中,他是20位金獎得主之一。

提起今次為香港校際隊伍取得一面金牌,他意猶未盡。提及比賽試題時,他便興緻勃勃地說: 「在日常生活中,大廈水缸的水管接駁到各單位時,在開水喉並快速關水喉時,便會發出『啪』的聲響,這現象便關乎水波的傳播⋯⋯」他說,每次研究科學問題時,好奇心會驅使他去找答案,「大部份的科學理論由實驗結果觀察而來,由實驗結果到推論科學理論時,也要運用邏輯去解釋所觀察到的不同現象。」

電子教學啟發自主學習

學校著力推動學科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近三年校方陸續在科學科、數學科及英文科全面推動電子教學,讓學生在課餘時加強所學。

任教生物科的助理校長盧家盛在課外電子教學平台中,會為學生提供「翻轉教學」的學習,由教學團隊預先製作教學影片,讓學生於課後自學,「學生按其能力去學習,他們可以在網上提問,教師則可透過作業了解學生的程度。」電子學習平台亦有助教師照顧班上的學習差異。

校長楊世德表示,多元學習模式有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自主學習則讓學生發掘自己的長處;但在學術以外,他更希望學生從小留意自己的發展方向,學校由初中起會為學生提供生涯規劃活動,每年訂下自己的志向、興趣與目標,到中四時更有特定的教師作指導,讓學生盡早找尋人生方向。

楊校長說:「天主賦予每個人潛能,當有學生在學習上比別人優越,也希望他們懂得善用這些恩賜,加以發展,作出有益於社會的事情。」(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