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3_20201108_s

開學只個多月,有家長接到學校的投訴,孩子在課堂上很喜歡和同學談話,老師以為是久別重逢,容忍度較大,誰知孩子竟變本加厲,嘴巴好像不能合隴,由課堂開始到下課都喋喋不休,警告及處罰都起不了作用,於是老師向家長投訴,希望家長可以勸導孩子,不要在課堂談話,家長卻說:他又不在課室裡,如何勸導孩子呢?唯一方法只有要他上課少談話,但效果卻不理想。

由於孩子有一段長時間沒有在課室上課,一些課室的規矩早已忘記得一乾二淨,倘若老師的課稍為乏味,孩子就會用自己的方法令課堂開心點,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打瞌睡和與同學談話,兩種行為都是老師不容許的。上述的孩子用了談話去解悶,他可能談話的聲浪太大,因而騷擾到其他同學上課,令老師不滿,更甚者可能屢勸不改,最後便向家長投訴。

家長收到投訴後,可能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因為家長不在課室內,怎樣去控制自己的孩子呢?其實,老師向家長投訴,是要家長關注這件事,他日可能會因這事而處罰孩子;其次是希望家長能勸導孩子,嚴守課室規則。

家長收到投訴後,可以先查問孩子上課談話的原因,如果孩子直接說課堂太沉悶,那就要問是否談話可解決沉悶的情況,如果談話令自己和他人錯過上課的內容,那他會怎辦?家長亦要告訴孩子:老師已向家長投訴孩子的情況,下一步可能不在警告下處罰孩子,家長亦會支持老師的行動。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嚴重,不是隨隨便便的一件事,有些老師可能心地太仁慈,不想處罰孩子,那時家長可能要代老師出手,削減孩子喜歡的東西,例如扣減零用錢,不准玩電腦遊戲等。

最重要的,是要孩子重拾課堂的紀律,不要因為疫情而留家太久,忘記一切應守的規矩,更不可因課堂太沉悶而胡作非為,家長要經常提醒孩子,免他們輕易忘記。 

本期重點

1. 先查問孩子上課談話的原因。

2. 提出談話既騷擾他人,又錯過上課的內容。

3. 家長可以向孩子提出警告,甚至給予處分。

4. 孩子可能留在家中太久而忘了一些規矩,家長應多提點。

徐邦雄


孩子上課時愛說話的問題,相信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停課時,不是一個明顯的問題。但是,隨著學生返回學校上課,這個問題可能重新出現。因應疫情的影響,很多學校為學生安排了單獨位置,較少兩位學生一同坐在隔鄰,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種做法已經可讓學生較專心地上課,不容易跟隔鄰或附近的同學傾談。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假如學生仍然不停地跟隔鄰或附近的同學談話,這種情況實在需要重視和處理。假如孩子在課堂上說話的問題未被解決,會直接影響課堂的氣氛,打擾其他同學專心上課。

孩子上課愛說話有不同的原因。首先,孩子可能因為上課時發悶,對課堂的內容不感興趣,而且學習動機較低,於是孩子便選擇在上課時進行其他的事情,例如跟其他同學談話,說些自己感到興趣的東西,以消除發悶的感覺。

另一原因,就是孩子可能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這是一種發展障礙,一般於孩童期可出現。在學前期,一般症狀為過動和衝動,說話過多是其中一種症狀,假如孩子持續地說話過多,不停地打擾上課的秩序時,老師一般會作出勸喻,假如勸喻後孩子仍繼續說話過多,老師便需要考慮這孩子是否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症狀,假如有這樣的懷疑,便應該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向精神科醫生求診,以作出詳細的評估和合適的治療。

另一情況,就是孩子有更開闊的思想,對老師所講解的課題,具有獨到的見解,希望立即表達自己的意見,因此在課堂上會有較多的說話。對於這類孩子,老師一方面可以提醒孩子課堂中的規則,另一方面也可以給予孩子多些表達自己的機會,欣賞他們具創意的想法。

家長可以多與老師溝通,向老師了解孩子在課堂中的情況,了解背後的原因,以作出合適的跟進和處理。

本期重點

1. 上課時發悶,對課堂的內容不感興趣,而且學習動機較低,於是孩子便選擇在上課時進行其他的事情,例如跟其他同學談話。

2. 孩子可能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這是一種發展障礙,一般於孩童期可出現,說話過多是其中一種症狀。

3. 另一可能性,就是孩子有更開闊的思想,對老師所講解的課題,具有獨到的見解,所以在課堂上較多說話。

黃宗顯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