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3_20200621s

在某次活動之後,一位年輕的社工問我,對他辦這活動的意見怎樣?我回答他說:做是不錯的,但似乎這活動的創意不足,只是循著前人的腳步,重覆再做一次,為何不仔細想一想,以前人的經驗,加上自己的創新意念,重新包裝,成為一個新的項目。年輕社工兩眼一轉,好像不甚明白我所說的。的確,因循著過往的經驗,重覆著前人的工作,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出錯的機會很微,但缺乏創意卻不是一位好領袖。今日社會需要的是有創意的人材。

同樣,有家長問我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意?這位家長明白在今日社會創意的重要性,但她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創意不夠。

欠缺創意的孩子是一個服從的孩子,他會跟隨著長輩的意見做事,就如那位年輕的社工一樣,跟著他人的步伐前進,肯定不會走錯。很多家長亦很喜歡這類的孩子,他不會違反父母的意願行事,但老實說,卻埋沒了孩子的創意。

我的意思不是任由孩子胡作非為,而是在指定的規範之下,讓孩子想想他可做的是甚麼?在一些有關孩子的事情上,問問孩子的意見,例如:制訂不用上學時,在家學習的時間表,因為他有份參與制訂,他才有興趣依著去做。有時孩子可能天馬行空地去想,想出不著天際的情況,家長就得要提醒他們:他們要跟著他制訂的計劃而行, 如果太天馬行空,他得要考慮自己能夠做到嗎? 

還有,家長對孩子一些具創意的意見,不要立即予以拒絕,這樣會扼殺了孩子再給意見的慾念,如果家長覺得孩子的意見沒有殺傷力,不妨接納他的意見,讓他試試,如果可行,應同時給予適合的讚賞,孩子才有動力去運用自己的創意。

試想一想,如果孩子每次提出的意見,都被父母拒絕,他怎會有動力再提意見呢?同時他的創意也被扼殺了。的確,孩子的創意是培養出來的,而去培養的人是父母,所以, 父母給予孩子的創意空間有多大,直接影響著孩子日後的創意能力。

徐邦雄


不是每位孩子做事時都有創意,例如有些很聽師長話的孩子,做事時都會循規蹈矩,不會偏離原有的規範,在師長的眼中是好孩子,需要溫習的科目之成績很好。但這些孩子可能從小不喜歡上視藝課,認為這個科目很困難,上課時感到很大壓力, 從不享受,認為構思和創作藝術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在沒有太多指引和框架下,自由創作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不少家長從孩子小時候開始,便為他們設下不少規矩和範圍,孩子習慣了需要跟從指示和命令而行事,便不會出現錯誤,但另一方面, 這可能扼殺了孩子想像的空間,令孩子缺乏空間去天馬行空,少了一份創意,減少孩子的創作能力。即使孩子有創作天份的,也可以因為不適合的教育方法,而感到沒有發揮空間。

要培養孩子的創意,家長可以嘗試給孩子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例如給孩子一張畫紙,鼓勵在畫紙上自由畫出自己喜歡的東西,或給孩子一本單行簿,請孩子來一次自由寫作,什麼題目也可以,讓孩子自由發揮,然後一起討論,給孩子一些鼓勵。

讓孩子嘗試的同時,家長需要預計孩子可能出現錯誤,孩子出錯時,不應嚴厲地責罵孩子,應該接受錯誤的發生,也應該鼓勵孩子作出更多的嘗試,包容在嘗試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假如孩子因為害怕出錯而不敢嘗試,便會少了很多創作機會,埋沒了孩子的潛能。

創意的其中一個起點,就是興趣的培養。假如孩子表達對某些事情有興趣,家長不妨順應他們,鼓勵在那些方面進一步發展,希望從興趣中衍生更多創意。

黃宗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