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3b_20200503s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各個教育項目中,最主要的一項就是為中學及大專學生而設的「有機大使培訓計劃」,活動內容包括有機講座、有機種植班、本地有機農場參觀體驗、義工服務等。當中有機種植班和農場體驗,最令同學感受深刻。同學們能夠親身參與和經歷種植過程,體驗有機農夫的苦與樂,同時亦能透過觀察植物的成長過程,發現大自然的奧妙。除了教育活動,我亦參與了部份期刊出版工作,透過訪問農夫,了解他們的故事。 

很多人對有機產品的印象都是一個字——「貴」。事實上,貴與否是取決於該有機產品是從哪裏生產和哪裏出售的。若在超市買美國出產的有機車厘茄,價格當然偏高。一方面超市的上架費已反映在價錢上,同時車厘茄保鮮的時間短,需要以飛機運輸才能由地球另一邊的美國送到香港,碳排放亦高,運費固然不菲。相反,如果從本地的有機農墟或農場購買,有機農產品與非有機的農產品的價格其實相差不大。

接著你可能會想:「那有機產品還是比較貴呀,有機農夫不是很賺錢嗎?」其實有機耕種受限於不能使用基因改造的改良品種,又不能使用化學農藥,因此受蟲害的影響往往較常規農業大,需要投入的人力亦較高,且收獲較少,自然令生產成本提高。很多有機農場的目標都只是做到收支平衡,還未計算薪金。所以說,在香港做農業難,做有機農業更難。有機農夫堅持有機耕種的原因,就是對保障食用者的健康及保護地球資源有一份執著。

記得在有機認證檢查員培訓課程的第一課,導師劈頭的一句就說:「我們不需要很多的有機檢查員,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有機農夫及有機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