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3b_20200322s

記得小時候,夏天的晚上總會與家人到公園散步和乘涼,抬頭望天也不難發現閃閃星光, 回到家洗臉更衣後,特別容易入睡呢。一片小草地就成了小朋友發揮無限創意的天地,感受到大自然最簡單的美麗。或許就是這最撲實的情感, 在心中栽種著對地球的熱情。

幸運地,大學畢業後至今二十年的光景, 每一天都能踏實地為地球做點事情。由小到大遇到不少良師益友,再加上喜歡抱打不平的性格, 經常思考著社會上不同的問題或解決辦法,而我們身處的環境正是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和未來。

例如我們吃的食物。身處香港,我們習慣了隨時隨地想吃甚麼就到超級市場付錢購買,有誰會理會這些農作物是怎樣種出來呢?在種植過程中,用甚麼方法會對地球友善一些呢?在各種食物加工、包裝和運輸的過程中,又對地球產生了甚麼影響呢?放在餐桌上的大盤小碟,正是與育養萬物的土地密不可分。作為環保工作者,我要做的是讓市民大眾知道食物背後的一切,並在生活中實踐珍惜食物、減少吃肉,支持減少污染的種植方法等。

除了土地,氣候變化同樣與我們息息相關。這二十年來,我花上最多時間的就是推動大眾、政府和企業為緩減氣候變化而行動。有人會問,地球表面溫度上升一度或兩度,真是如此可怕嗎?天氣陰晴驟變,冷暖不定,不是正常不過的現象嗎?無奈地,近五十年間人類的經濟活動與城市化,加速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令地球猶如穿了一件超保暖的羽絨,擾亂有序的四季,正常的天氣現象也變得不可預測和更為極端。

說到底,大自然不就是透過這些破壞力強大的颶風、水災、山火或酷熱天氣,來對人類作出最後的怒吼,呼喚著我們必須及時行動,減少浪費和掠奪地球資源的生活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