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4_20200301s

有家長說她的孩子沒有公德心,對公家的東西毫不愛惜,專作破壞,連從圖書館借回家的圖書,都被畫到花斑斑,但他對自己的東西卻愛護有加,甚至不肯借給別人。她問如何可以令這孩子有公德心,愛護公共的資產。

其實,孩子從小就被教導愛護私人物品,例如自己的玩具,書本等,好像比較少關注公共物品,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接觸公共物品的機會日增,例如學校的物品、圖書館的書本及乘車時座位, 有些家長從小教導孩子愛惜公物,你會看見一些小孩站在座位上看街景,他會先把鞋脫下,但大部份孩子沒有先脫鞋,那就是家長教導的方法。

家長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如果家長事事加以珍惜,孩子也會事事珍惜,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東西你用過之後,還有其他人會用,你會喜歡用一件被弄壞或被塗污的東西嗎?所以,他應寶貝及珍惜一切公共物品,把公共物品看作自己的物品處理。家長可能會說:「我沒有塗污過圖書館的圖書,孩子怎會這樣做?」孩子塗污圖書,不是立心破壞,只是想在書上畫些東西和寫些字,但沒有考慮過那不是自己的東西,和會有其他人用這本書,因此,家長應灌輸愛護公物的概念給孩子。站在巴士或港鐵的座位上要先脫鞋,就是要孩子明白那座位會有其他人坐,而自己的鞋子卻可能很骯髒, 會弄污人家的褲子。

上一期我談過教孩子專重他人,就是教他多在別人的立場想想,同樣,培養孩子的公德心就是多從人家的立場看事物:你不喜歡看被塗污的圖書,你不會坐被踏污的座位;那你就要愛惜借來的圖書,站在座位上要脫鞋,孩子的公德心,是一點一滴累積回來的,而且,一個有公德心的孩子是可愛的。

徐邦雄


在一個文明社會中,公德心十分重要,家長從孩子小時候,便應該開始教導有關概念。公德心的培養,從日常生活開始做起。現在香港正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在這緊張時刻,全港學生停課,很多原本出外工作的父母,可能轉移在家居工作,因此父母跟子女的接觸時間增加,學校的教育彷彿轉移在家庭中,父母有更多機會教育孩子公德心,特別是疫情跟個人衛生有關,而個人衛生又跟公德心有密切關係,因此這段時間可能是讓孩子培養公德心的好時機。

在這病毒疫情的影響下,大部份香港人在很短時間內已經培養了每天戴口罩的習慣。父母戴上口罩,以身作則,可讓孩子學習在平時自己身體不適的時候,例如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發燒等症狀時,便應戴上口罩,防止散播病毒或細菌,以免影響公眾場所其他人士的身體健康。另外,父母也可教育孩子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應該以紙巾掩蓋口鼻,而不是直接影響身邊的人。這段全香港市民都戴上口罩的時間,正好讓一些平時生病而不願戴上口罩的人得到提醒,以及建立這具有公德心的行為。

此外,現在戴口罩的人需要定時更換口罩,在街上有時見到別人把使用過的口罩丟棄於地上,早前也有不少報道在郊野地方有行山人士隨地棄置口罩,破壞大自然的環境,這些都是沒有公德心的行為。見到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隨即加以教導,提醒孩子應該把用過的口罩或其他垃圾妥善處理,然後掉進廢紙箱,不應隨地棄置垃圾。

另一有公德心的行為,就是當自己出現呼吸道症狀時,應該留在家中,避免出入公眾場所,也應盡快求醫,以防影響其他人。

黃宗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