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1b_20160619s

初中時期,曾讀中國語文課《貓捕雀》一文,印象深刻。

課文敍述作者薛福成看見棗林裡老貓捕殺雀母的情景。文中,雀鳥是弱小的,無助的,牠們對於老貓的殘暴行為,不但毫無反抗能力,就是雀母遇害以後,雛鳥也只能在室外啁啾徘徊。作者(人類)雖然在旁觀察,卻由於不及救援,心裡既感到難過,也對雛鳥予以同情。

可是,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執導電影《鳥》(The Birds),對鳥兒的描述,與《貓捕雀》剛好相反,跟人類的關係也欠和諧。

電影故事由女主角進入一間裝飾華麗的寵物店開始。富小姐在店內邂逅男主角,並討論人類於鳥籠飼養雀鳥的問題。這時,觀眾或會期待浪漫故事的開展,只是,當富小姐帶同一對小鸚鵡到達海灣區以後,讓人驚恐的事情逐一發生;其中,不乏有暴力場面,例如:一大群黑鳥進襲學校,走避不及的孩童,被弄至血流滿面,但黑鳥沒有停止追襲行動,還繼續伸出利爪,撲向學生。

導演運用鏡頭與攝影技巧,把一幕幕雀鳥肆暴的場面,活現觀眾眼前;此外,他還透過聲音與視覺元素,營造驚悚氣氛。電影中多次出現的,是數以百計的黑鳥,或聚於高懸的電線竿上,或佇立在兒童遊樂設施之間,俯視地上行人活動;畫面一片死寂,像要預示不幸的事情快將來臨。至於人類的抵禦行動,也是有的,只是有點束手無策而已,例如:男主角把屋內所有窗戶用厚重的木條封閉,把家人置於其中;那知,當木門一處一處被刺啄,屋外又不斷傳來拍打羽翼的聲音,不待雀影出現,人類便知道危難逼在眉睫。

戲劇人物多次在電影中提問:何以雀鳥突然來襲?這或許就是觀眾感到不安之處,即人類對於大自然界生物之異常行為,或未能理解。因此,當戲劇人物面對雀鳥侵襲,或表現驚惶,或情緒失控;至電影結束,由於人類無法妥善處理雀鳥侵襲問題,只好離開美麗的海灣居所作逃避。

由此看來,雖然《貓捕雀》寫於清代,而《鳥》完成於1963年,似仍有閱讀和觀看價值,以提醒人類思考跟大自然生物之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