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1b_20160529s

我的小侄女是一名中學生。我知道,若要送禮物給她,最穩妥的選購地點是「無印良品」——她很喜歡這家商店的文具。

說也奇怪,「無印良品」自1980年於日本開業以來,就好像擁有無比的魅力。按平日觀察,無論是本地人士或來自國內的遊客,都好像很喜歡光顧這店子,是以收款機前經常有一條長長的輪候隊,文具部更是站滿了正在揀選商品的青少年朋友。

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當這商號在香港開設分店後不久,一本號稱領導潮流的本地雜誌,就罕有地以此品牌為專輯主題;那一期的雜誌封面是一大片的白色,只在中央位置印上商號的名字,設計惹人注目。後來,不少媒體報導或學術評論,都以這品牌為主題,並與設計概念「簡約主義」相提並論。

若按網頁資料,「無印良品」的意思為「無名的優質商品」,就是以製作及出售「空空如也的器皿」為目標。商號指出,開業初期,市面出售的商品,設計皆是誇張或過度的,故推出單純而又空白的商品,既能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能創立自家風格,更能配合不同顧客的品味。由此可見,商號之銷售策略,簡單來說,就是強調「簡單」。

我呢,其實較喜歡其宣傳口號:「這樣就好」。商號形容這是一種「理性的滿足感」,即是在滿足個人慾望的同時,得考慮大眾的利益,然後在某些方面,選擇「放棄」,或包容那「小小不滿」,例如:其出售的紙張多是淡米色,不是純白色,就是為了省卻漂白過程及其造成的污染。驟耳聽來,這好像是在宣傳環保概念,只是,在人類不斷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我會形容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美」的層次。

這樣看來,我跟小侄女好像都是品牌的「小粉絲」。可是,我經常提醒自己:在迷醉於動聽的宣傳口號的同時,得張目看清楚生活的實際需要。作為一家商號,這品牌共設計有超過7000類商品,所為何事?還不是希望透過豐富多樣的商品,吸引大家的視線、提高大家的購買意欲,最後讓大家多消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