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2a_20160522s

為了擺脫香港的煩囂,匆匆踏上「征途」!

抵東京的第一印象,竟然就是——熱鬧,人頭湧湧的,東京駅、新宿、銀座……走到任何地方,都是擠!

東京車站的現代化;淺草觀音寺的香火繚繞;明治神宮的肅然幽深;原宿街頭歌者的狂野奔放,都反映了日本人極端的一面。不是嗎?「菊花」與「劍」,原是日本的兩種面目。

笑臉的背後,是否鋒利的刀刃?值得我們好好反思深究。

東京是年輕人的天地,實在不是我們的一杯茶,大夥兒乾脆跑到京都去。從東京乘坐東海道新幹線,西行約兩個半小時,便到達了這座傳統的古城。京都舊稱平安京,公元794年桓武天皇定都京都,至1869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現時的東京)。作為日本的文化中心,京都具有千年的歷史。

這座千年古都的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時代的長安和洛陽,整個建築群呈長方形排列,以貫通南北的朱雀路為軸,分為東西二京,東京仿照洛陽,西京則參考長安而建,中間則為皇宮。

京都市內名勝古跡眾多,縱使是在二次大戰期間,京都也因為它的歷史古跡而逃過一劫。據說,當時美軍計畫向日本投擲原子彈,曾選擇了四個城市,京都本排在第一位。可是,當時美國的陸軍部長指出,京都的歷史遺跡應該保存下來,這座千年古城,才得以逃脫被轟炸的厄運。

日本古典名著《枕草子》說過:「春,曙為最,夏則夜,秋則黃昏,冬則晨朝。」曾到過京都多次,一年四季,京都素以其真面目示人,呈現了「和」風之美的精華所在。

所謂「三步一寺廟、七步一神社」,京都有佛寺一千五百多間,神社二千多座。不是沒到過寺院,中國的廟宇,熱鬧而入世,但走進京都的古剎中,卻感到前所未有的靜斂出塵。縱使是遊人如鯽,卻另有一股祥和安謐,舒坦自然。

微風細雨中,我們走進了西本願寺、東本願寺,穿過了大街小巷,來到了三十三間堂,欣賞了千手觀音後,又走到東福寺去,沉醉在它的小橋流水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彷彿回到了唐朝的中國。

從銀閣寺起步,沿著小路,清幽的「哲學之路」,把我們帶到南禪院去。若說不疲累倒是騙你,但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愜意。擠在熙來攘往的人潮中,從清水寺,踏著石板路,走到八坂神社,然後是祇園,那是另一種人間風景。

還有金閣寺,二條城、平安神宮、京都御院……走在京都的里弄小巷中,想起了我們昔日的長安、洛陽,真不捨。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我畢竟還是回來了,回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