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3a-20130929

每一個孩子的誕生,都承載著大人對新生命來臨的歡樂與期盼。因此,在孩子出生後,大人們都會舉辦不同的慶祝活動,為他們送上祝福。在古代社會,小孩滿周歲時,便有「抓周」的習俗。

「抓周」又稱「試兒」,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風操》就記載了這種慶祝誕生的禮儀:當孩子周歲時,先為他洗澡,穿上新衣,並在男孩子面前擺上弓、箭、紙、筆,而女孩子則在她面前放上刀、尺、針、縷衣,食物和珍寶玩物等,然後讓孩子任意抓取,從而觀察他們將來是否貪婪、廉潔、愚鈍、聰明等性情志向,而這種活動稱之為「試兒」。簡單而言,所謂的「抓周」就是將含有象徵意義的物品擺放在孩子面前,以他們抓取的物品和先後次序,來推測他們日後的興趣、前途和職業。

「抓周」用的物品,各家各戶盡有不同。王弘力《古代風俗百圖》的〈抓周啐〉中,即羅列了「抓周」的物品,有書、筆、墨硯、算盤、水果、匕首、金元寶、縫紉刀、搖鼓、印章等。有趣的是,為了預知小孩的志向,每件物品都有著不同的象徵意思,例如紙、筆、墨硯、書籍寓意聰敏好學;官帽、誥敕、印章有出仕之意;刀、劍、戈、矛等兵器即將來擔任武官;金銀、珠寶有富貴之意;算盤、升斗則是精於理財的商人;至於女孩抓取刀剪、針線、鏟子等縫紉或煮食工具,表示長大以後善於料理家務;相反,如果抓取了食物和玩具,即被認為只懂玩樂。除了「抓周」的物品外,畫中也清楚描繪出當時的情形。圖中小孩被婦人放在一張放滿不同物品的地毯上,而站在四周的大人都看著小孩會拿甚麼。這種聚精會神的注視,顯然是體現了成年人對下一代的無限寄望。

 

時至今日,「抓周」雖未如古代社會般流行,但不少家庭仍保持此習俗。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遷,「抓周」的物品亦有所改變,有計算機、滑鼠、掌上電腦、信用卡等。總言而之,儘管「抓周」是一種帶有迷信的風俗,但這種周歲慶典節目卻將傳統父母對新生兒的祝願與期盼表露無遺,顯示出他們對孩子不僅只有提供生活所需而已,更想的是培養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