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3a-20130203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計劃」二○一一年結果公報,在參與的五十四個國家和地區中,香港排名第一位。可是,不少家長卻認為,這個第一名與自己的子女無關,而且也與「英語閱讀」無關。

本港年輕人並沒有培養出閱讀興趣,主要成因是「大家」並沒有視閱讀為正常生活的一部份。閱讀成為生活的組成部份是西方家庭的一個優良傳統。睡前父母朗讀故事,孩子聽故事,內容則往往從童話故事開始。

香港家長其實可以照辦煮碗,睡前為幼童朗讀童話故事。如家長日間工作繁重,回家後身心疲累,不能日日履行親子閱讀「儀式」,可試行「三三三制」,嘗試輕裝前行,把親子閱讀化為生活習慣,增添生活情趣: 

第一個「三」是每週親子共讀三次; 

第二個「三」是每次共讀三十分鐘; 

第三個「三」是每週讀三個童話故事。

幸得當年法國人貝洛、德國格林兄弟行走鄉間野外,採集民間口傳故事,加上丹麥人安徒生的童話創作, 各國童話故事得以世代流傳,成為西方文化的豐厚資產。

童話故事中充滿是非、善惡、美醜的敍述,無論是以喜劇收場,還是以悲劇結束。故事一個接一個,小孩經過感受,咀嚼和思考,匯流成河, 化為兒童的「心靈法則」(spiritual laws),成為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燈。功利一點說,優秀的童話故事是「心靈雞湯」,多喝有益。

中國古時有「不學詩,無以言」之說;又有作詩不能不識「鳥獸蟲魚草木之名」之說。今日童話在西方語言文化脈絡中的重要性,可以等量齊觀。

進入網絡時代,童話並沒有被遺忘,反而成為電影和文學界的新寵,是潮流品種之一。不但如此,童話故事的內涵,故事人物深入人心的形象和個性、反倒成為創意的活水源頭。

有香港電影專才參與的夢工場(Dream Works)拍攝的《怪物史力加》(Shrek!),因受觀眾歡迎,連拍四集。其創作資源除了怪物史力加來自童書作家史泰格(William Steig)的摩登童話《Shrek!》之外,其餘均源於經典童話中的著名人物,如三隻小豬、三隻瞎老鼠、長鼻子木偶、薑餅人、吹笛人……等等。

今日西方作家以經典童話為藍本,以「後現代手法」進行創作,或反轉或解構傳統童話;或戲仿或續作傳統童話,真是創意無限,洋洋大觀。其中童書作家薛斯卡( J o n Scieszka)可算佼佼者。

《青蛙王子下集大結局》(T h e Frog Prince Continued)、《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The True Story of the 3 Little Pigs!)和《臭芝士小子及爆笑童話集》(The Stinky Cheese Man and Other Fairly Stupid Tales)圖文生動,妙趣橫生。如果你想從童話中學習創意思考,三書正是優之良品。

 

前述兩本反轉童話,簡維思和陳昊天同學有翻譯推介,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