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a_20240428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4.04.28
孩子咬手指
不少孩子從小已經有咬手指的習慣,當家長見到這樣的行為時,一般都會立即阻止,但即使家長不斷的介入和阻止,有一部分孩子仍會繼續這種行為,有些不單發生在孩童階段,甚至在青少年期持續,甚至成年後繼續發生。有些家長見到孩子咬手指的問題持續和未有解決,於是帶孩子向精神科醫生求助,看看有沒有處理方法。   有一次,一位媽媽憂心忡忡地帶她的孩子來求診,因為孩子多年來有咬手指的習慣,最近因為學校考試而感到壓力,媽媽發現他咬手指的行為愈來愈頻密,即使手指頭流血,他也會繼續咬手指。當精神科醫生見到孩子時,檢查他的雙手, 發現他雙手的指甲異常短,手指甲尾端有點凹凸不平滑,指甲周圍的皮膚出現破損,也有手指出現皮膚紅疹腫脹,有發炎的症狀, 也有部分皮膚變厚了。他坦言說沒有修剪手指甲超過一年。   這孩子從幼稚園起就有咬手指的習慣, 一直以來間斷出現,有時自己也不察覺,但當他的媽媽提醒時,他便立即察覺行為再次出現,而這行為在他感到壓力時會較頻密, 每次當他察覺時他都會盡力控制,但不久這咬手指的行為又再出現。   咬手指的行為, 可分為咬手皮(Dermatophagia)和咬手甲(Nail Biting, Onychophagia)。上述孩子主要的行為是咬手甲,長期咬手甲會破壞手指甲,甚至導致指甲感染,也會引致其他感染,甚至影響口腔健康情況,也影響社交。醫生為他進行精神心理評估時,發現他也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而他並未有因這發展障礙而接受相關治療。有不少咬手甲的孩子,同時也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而不少有這行為的孩子,都同時出現焦慮或強迫的症狀。對於咬手甲的行為,行為治療或習慣逆轉訓練是其中的治療,此外,孩子需要得到精神心理方面的評估和治療,以處理其他共病。   重點: 1. 咬手指的行為不單發生在孩童階段,甚至在青少年期持續,甚至成年後繼續發生。 2. 長期咬手甲會破壞手指甲,甚至導致指甲感染,也會引致其他感染,甚至影響口腔健康情況,也影響社交。 3. 對於咬手甲的行為,行為治療或習慣逆轉訓練是其中的治療,此外,孩子需要得到精神心理方面的評估和治療,以處理其他共病。  
kjy13a_20240421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4.04.21
孩子愛把喜歡的東西據為己有, 而未有事先徵得他人同意,
這行為有辦法改善嗎?
有家長發現孩子的書包內有很多東西都不是他的,例如文具和圖書,家長問孩子這些東西從哪裡來?他說是同學送給他的,家長再三追問,孩子承認是借了不還,並據為己有,家長後來請老師歸還這些物品,竟然發覺有部分物品是公眾物品,例如圖書是從公共圖書館借來的,孩子根本知道必須交還,但出於貪心,竟當作自己物品,家長非常擔心,怕他拿了更多的東西而自己不知道。   其實,孩子的貪念是從佔有慾而來, 看見人家的東西而自己卻沒有,貪念便由此而起,有些孩子會用自己的方法去得到這些東西:例如儲錢,努力讀書,搏取父母的獎勵,有些則私自取去未得物主同意的物件。家長應教導孩子尊重別人的擁有權。   其次,有時家長太放任孩子,由得他做自己喜歡的事,那就有問題了,家長應多加留意孩子的私人物品,有沒有一些是他不應該擁有的, 家長一經發覺,就要追問物品的來源,如有問題,就要請老師協助歸還。   最後,家長的行為直接影響孩子,因此家長要努力做好,為孩子建立良好的榜樣,切忌任由孩子喜歡怎樣便怎樣,並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重點: 1. 孩子在未得物品主人同意下拿走他人的東西等同偷竊。 2. 父母如未有好好教育孩子等同合謀偷東西。 3. 良好的榜樣和正確的價值觀是父母教導孩子的方向。  
kjy13a_20240414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4.04.14
孩子的粗言穢語
有些孩子有說粗言穢語的習慣,家長聽到這些髒話,一般都會感到十分擔憂和不滿,甚至覺得驚訝,他們不明白孩子為何會說髒話,在哪裡學到髒話等。有些家長聽到孩子的髒話後反應很大,立即嚴厲地責備孩子,甚至因為不良行為而懲罰孩子,但懲罰對孩子說髒話的不良行為之結果因人而異。有些家長更因為孩子這樣的行為而接到學校老師的投訴,老師甚至需要跟家長會面,這些投訴令家長增添不少壓力,有時甚至出現不同的情緒反應,也容易將這些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令親子關係變得緊張,也會減少親子之間的溝通。   遇到孩子說粗言穢語的行為時,首先家長應該了解這行為背後的原因。首先,孩子有機會從朋輩圈子聽到髒話,然後模仿朋友的說話方式,而且這樣做可能令他們感到能夠融入朋輩的群體,孩子可能認為以相似的說話方法,令朋輩關係更加緊密,也讓孩子在朋友圈子中確立個人形象和找到認同。另一方面,孩子可能從互聯網上學習到髒話, 他們可能認為髒話是一種潮流,假如不說髒話便跟不上潮流,甚至顯得比其他同齡的朋友落後,自然喜歡在互聯網上學習到的事情,然後逐步在生活中模仿和實踐。孩子有可能不知道說這些髒話導致的不良影響,然後便繼續這些行為。   假如家長發現孩子從朋輩圈子或互聯網上學習和模仿粗言穢語,可以跟孩子細心分析他們對粗言穢語的認知,糾正一些錯誤觀念,教導他們正確的待人和相處行為模式, 協助他們糾正惡習。另外,假如孩子透過粗言穢語來得到別人關注和朋輩間的認同,可以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協助孩子以健康的方法建立自信和個人形象,來取代使用髒話來促進他們的社交能力。假如孩子的情緒出現困擾,甚至有不少憤怒不滿的情緒,可能導致孩子說髒話,家長應該了解孩子憤怒情緒的原因,然後教導孩子一些情緒管理的方法或控制憤怒或脾氣的策略,來代替說髒話的行為。另外,家長可以教導孩子一些替代髒話的言語。家長亦需要留意孩子的家庭環境會否有一些成員常常說髒話,讓孩子容易模仿和將此正常化。   重點: 1. 遇到孩子說粗言穢語的行為時,首先家長應該了解這行為背後的原因。 2. 假如孩子的情緒出現困擾,甚至有不少憤怒不滿的情緒,可能導致孩子說髒話,家長應該了解孩子憤怒情緒的原因,然後教導孩子一些情緒管理的方法或控制憤怒或脾氣的策略。 3. 家長亦需要留意孩子的家庭環境會否有一些成員常常說髒話,讓孩子容易模仿和將此正常化。  
kjy13a_20240407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4.04.07
孩子上課甚麼都不濟,如何去幫助他?
有家長向我投訴孩子上課不用心,老師教的東西大都學不會,測驗和默書的成績都不好,好像完全沒有上課一樣,有時分數甚至是零分,家長曾多次被老師召見,孩子也進行過測試,被證實一切正常,家長問我有辦法改善嗎?   其實,孩子無心上課,成績差劣是很平常的情況,默書和測試的成績強差人意,就算早一天替他溫習妥當,成績仍不理想,家長也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其實,這孩子欠缺的是成功感,他已完全放棄了自己,他不會主動地去溫習,就算有,但也很快就忘記了,一切溫習也變得徒勞。這類孩子需要的,不是強迫他們去努力溫習,而是去栽培他們的成就感。   如何去栽培孩子的成就感?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學業成績不濟, 不應強迫孩子在學業方面去努力,應轉向一些術科方面努力,例如美術或音樂,使孩子在這方面有些成就,他便會再向其他科目努力。   其次是家長的態度,不要給孩子太多怪責,若果孩子只有很小進步,家長也要學會稱讚,增強孩子的成就感。   重點: 1. 孩子測驗成績不如理想,原因是缺乏成就感。 2. 學科表現不濟,可考慮轉移到術科去發展。 3. 家長應多讚賞孩子,培養他們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