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_20131103
icon47
創作天地
2013.11.03
2013.11.03 文章
第一次到圖書館   星期天,我吃過早點,媽媽便帶我和姊姊到我家附近新開的圖書館。這是我第一次到圖書館,所以心情既興奮又緊張。 姊姊和我走進兒童圖書館,我看見牆上七彩繽紛的圖案、樣子有趣的小小書桌和櫈子,這一切增加閱讀的樂趣。我看見書本分門別類,井井有條地排列在書架上,令人目不睱給。 我選了一本《安徒生童話》,姊姊選了一本《摺紙書》,我們倆人都看得津津有味。直到傍晚,媽媽才帶我們回家,我們還借了很多圖書回家看呢! 陳頌恩 聖羅撒學校(小學部) 二B 我上小學了 不經不覺,我在番禺會所華仁小學上一年級,已有兩個月了。我十分喜歡這裡的生活,有很多新的事物、新的朋友,還有很多新的老師。小息時,我們可以打籃球,看大哥哥們在操場射龍門,又可以在「劍仔街」與同學玩耍、傾談或吃東西。我最愛與我的好同學韓健峯在這裡玩耍了! 我也常常到圖書室裡看圖書,那裡除了有各式各樣的圖書,圖書室的上方還安裝了一列沿著四面牆壁走動的星際火車,十分有趣!雖然有些圖書又大又重,但內容精彩,特別是有關動物的百科全書,那是我每次必看的選擇。我真期待著上圖書課啊! 上堂課的時候又多了不同的科目,例如:體育、視藝、數學、常識等。其中,我最喜愛的是體育堂了,因為老師會教導我們各種不同的運動,我還學懂跨欄呢! 現在,我最渴望的,是能夠在小學踢足球和學會游泳,像大哥哥們參加比賽,希望這願望能夠很快實現吧! 陳諾生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一A1 外婆生病了 星期六,我和表哥一家人去探望生病的外婆。 清早,我們乘火車到了人民醫院。進了病房,我看見外婆的脖子做了手術,我問外婆:「痛嗎?」外婆虛弱地說:「我看見你們就沒有那麼痛了!」我問媽媽:「外婆沒有力氣,又嘔吐,誰幫她清潔呢?」媽媽說:「我啊!」過了一會兒,外婆肚子餓了,媽媽便一口一口地餵外婆吃東西。外婆說:「太熱了!」媽媽便吹一下,慢慢的餵外婆。我和表哥的眼都濕了,我被媽媽感動了! 看到這件事情,令我明白到要孝順父母,關心長輩。 盧朗峰 深井天主教小學 五B 我的好同學 我的好同學名叫黃欣恩,她是我的同班同學。她的個子不高也不矮,戴著白色粗框眼鏡,外表充滿書卷味。 欣恩樂於助人。曾有一次,數學考試時,老師正準備派卷,我才發現自己忘記帶鉛筆。我的心跳起來,怦、怦、怦!膽小的我不敢告訴老師,嘴裡還嘀咕著:「現在怎麼辦?為甚麼我這樣粗心大意呢?」 欣恩看見我,憂心忡忡,就低聲問道:「你是否沒有帶鉛筆呢?」我沮喪地點點頭,她立即將手上的筆借給我。考試結束了,我一邊歸還鉛筆,一邊向她道謝。她笑嘻嘻地說:「不用謝!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啊。」 我跟欣恩相處得很開心。剛才遇到困難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幸好,她在我旁邊出現,幫助我解決問題。她既是我的同學,又是我的好朋友。 李安蕊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四E 愉快閱讀 我小時候並不愛閱讀。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我就為寫作發愁,就算是短短一些句子,我也得半天才能寫出來。 記得有一次,老師讓全班同學「看圖寫話」,我知道那幅圖畫是甚麼,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寫,好不容易寫出來了,但只有寥寥數字,根本不成句。老師讓同學輪流朗讀自己的句子,輪到我時,我一邊讀,同學一邊笑,我頓時難堪得想鑽到地縫裡去。後來,媽媽知道了,她對我說:「你不會寫是因為你看書少,你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看到的東西。你只有多看書,多看看別人是怎樣表達和用詞,才能表達清楚你所看到、聽到和想到的,也能記住好詞好句,從而把它們用到作文中。」 聽了媽媽的話後,第二天,我和媽媽去圖書館看書了。我一手拿著書,一手拿著筆和紙,看到好詞句就抄下來,不知不覺兩小時過去了。媽媽叫我回家,我看書興致正濃,哪會願意走呢?於是,媽媽無可奈何地陪我看書。我專心致志地抄著……那天直到天黑,我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了回去…… 從那天以後,我一有空就會去圖書館看書,抄書的本子用了一本又一本。就這樣,我的寫作水平也漸漸提高了。 讀書給我的是快樂、是知識,也是成長。 譚鈺欣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六D 一張照片的回憶 看著這張照片,我又再次想起一次奇妙的經歷,那是一個十分快樂的經歷。 暑假的一天,媽媽提議到南丫島遊玩,我立即舉手贊成,因為我從來沒到過這個地方。 到達後,我感到肚子餓,我們便到一間茶餐廳吃午飯。那裡靠著海旁,美麗極了!隨後,我們到精品店買紀念品。店員姐姐還送我們一張遊戲劵。 我們到了指定地方,才發現所謂的遊戲,竟然是捕魚和釣魚!我興奮地拖著爸爸去買小魚,然後隨手一扔小魚,那些大魚就會爭著吃,狼狽極了!突然一條大魚「噗通」一聲跳起來,水花濺到半空,嚇得我好像有一股力量把我推起!在我跳起那一秒,媽媽為我拍下照片。我把這張照片放在書桌上,經常看著它。 廖雅靖 天神嘉諾撒學校 四C    
kjy04a-20131020
icon54
花生老師
2013.10.20
視覺日記
    數年前,我辦了一個視藝科課後興趣 小組,其中一項活動,是要求同學每天畫 一幅畫,把一天最深印象的情景和感受畫 出來,這是以眼、以手、以心靈製作的 「視覺日記」。每逢週五放學,我們便聚 在一起,分享大家一週的經歷。 「視覺日記」以圖像為主,文字為 輔,甚至可以沒有文字。我相信畫要畫得 好,最重要就是多畫。平日,學生大多專 注畫自己喜歡的事物,題材較狹窄。藝術 與生活密不可分,「視覺日記」正好訓練 同學用畫面描繪一個又一個難忘的片段。 正如阿哲在三月五日畫了這件事,她 畫了一片綠色的天空,並在旁邊加了描 述:上英文課的時候,天空突然變成綠 色,同學說這是極光,阿哲只覺得是自然 現象。我看後心生懷疑:那天天氣確是不 好,空氣又差,但是天空怎麼會變成綠色 的呢?會不會是同學太過誇張?想不到, 過了幾天,我跟工友仁叔閒聊,仁叔說有 一天,天空是綠色的,看見甚為驚異。這 時,我才知道我錯怪了阿哲的眼睛。 我至今收藏了一本澤賢的「視覺日 記」,可能這就是老師的通病吧!遇到深 刻的學生作品,總想留住 它。澤賢的「視覺日記」 從2009年2月20日開始, 一共畫了三個月。最主要 的內容包括了他和母親相 處的時刻,當中傳神地表 達了他對母親又愛又恨的 微妙感情。澤賢筆下的母 親,會製作美味的燉蛋;會教他做人 道理;會因為他默書拿高分,開心得 說不出話來。另一方面,母親會逼澤 賢做「邁向奧數」;大罵他的字寫得 不好看;會因為他做事散漫,對他不 停說「快啲、快啲、快啲……」。看 到這些描述,你能想像倆母子相處的 情景嗎?面對圖畫裡「黑口黑面」的 母親,澤賢也氣得想打她一頓。當然,他 沒有這樣做,不滿的情緒都透過「視覺日 記」宣洩出來了。 現在,阿哲和澤賢已經是中二學生。 感謝你們,讓我了解更多小朋友的心事, 盼望你們仍熱愛藝術,享受創作,長大 了,也不會丟下畫筆,它曾經令你們樂在 其中。  
kjy01_20130609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6.09
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 愛心灌溉 培育信德
六年前,她們是一株株的小幼苗;在學校這園圃內,師長們以知識灌溉、以愛心施肥,並為她們提供發展多方面潛能的舞台。今天,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的六年級學生已成為茁壯成長的小樹,雖然滿是不捨,她們亦帶著六年的回憶和得著,準備向外闖,開創更廣闊的小天地。 小六畢業感言 (本報專訪)學期快到尾聲,也標誌著這幾位小六女生的小學生涯快要畫上句號。「想到快要和一班好同學分別,我難過,也失望, 知道將要面對新環境、新挑戰,心情也有點忐忑」,張希誦直言,「但升中後我仍會全力以赴,並會努力做福傳工作。」 以愛為首 成就共融 希誦形容學校上下就像一家人,見面的時間很多,遇上困難也會互相幫助,「有一次我在樓梯跌倒受傷,很疼痛、很害怕,但即使是不太相熟的同學也主動幫助我,扶我起來。」她補充,「不論是我初領聖體,抑或是第一次辦修和聖事,都是在學校進行的;我感謝學校給我很多機會,讓我更明白天主的道理。」 學校的宗教活動和禮儀亦給呂嘉詠留下深刻印象,「基督小先鋒的長者探訪、和姑母一起參加學校的朝聖,還有……」她如數家珍。但要數感受最深的一次,嘉詠表示是四年級的初領聖體,「禮儀舉行那天我得了腸胃炎,身體狀況欠佳,但我不希望早退,錯過參與禮儀的機會。」當中接受的關懷令她記憶猶新, 「得知我身體不適,校長邵修女和職工們都來照顧我、關心我,還為我準備了暖水袋。」 存信在心 展望未來 「我也在學校經歷了很多『第一次』」,蔡明芝接著分享,「三月到北京交流,那是我第一次乘飛機;還有第一次當輔祭,協助禮儀進行讓我更接近天主。」她續道,「還記得第一次輔彌撒時,忘了待神父親吻祭台後才離開場地,但神父很友善,並沒有責怪我們。」她表示學校的多元化活動,有助她發掘自己的潛能,「暑假舉行的風紀訓練讓我發現自己善於和低年級同學相處,她們都很樂意和我溝通。」 為馬雪兒而言,她感謝學校和同學給她發展所長的機會,「雖然我不是負責設計, 也不是模特兒,但視藝日的服裝設計比賽令我十分難忘。」雪兒負責縫紉的工作,「我在同學的媽媽指導下一邊做一邊學,我很開心能完成作品,很有滿足感!」她並非教友,但透過學校的宗教培育,逐步認識天主,「我入學前對天主教信仰沒有認識,但學校有宗教科,也舉行很多宗教活動,我現在更了解天主,以後會更多祈禱。」   「我捨不得生活了六年的母校,未知的中學課程也令我十分緊張,但我期待自己在中學階層的成長」,嘉詠表達她快要離校的心聲。「充實的校園生活讓我們留下很多美好回憶」,羅心妍亦十分認同學校活動多姿多采。她同時展望將來,「我也十分期待新的學習階段、認識新朋友,亦希望升中後自己在學業和品德兩方面都能有所提升,並能保持對信仰的熱切。」(轉下頁) 
kjy01_20130428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4.28
大角嘴天小(海帆道) 資優課程 情意教育 配合需要
教室裡坐著十個臉上掛著燦爛笑容的小人兒,氣氛熱烈,老師每問一條問題,他們都爭著舉手搶答。回答問題後,其他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總以鼓勵的掌聲回應。這是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的演繹技巧班,是該校校本資優的課程之一,銳意發展資優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堂課,他們要當設計師和推銷員,利用十分鐘的時間,發揮創意和口才,設計產品並向其他同學推銷。      (本報專題)該校推行校本資優課程已近十年,內容涵蓋學科及非學科知識。這節課中, 四年級的陳心一和拍檔構思了一款新飲品, 「我們設計了一款雜果汁,它的特別之處是只要搖動杯子,便會自動補充,永遠也不會喝光。它還有吸管,可以循環再用。」 活動教學 發展潛能 「演繹技巧班中有不少活動和遊戲,老師的講解十分詳細,還經常有獎品,我比平日更投入課堂」,心一說。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動,需要他們提示蒙住眼睛的同學,將指定物品放到指定位置,「我們發現蒙住眼睛的同學不懂得分左右方向,所以要用另一種方法提示他,也明白到我們要了解同學的需要和習慣。」 五年級的潘昫霖去年亦是演繹技巧班的成員,今年則加入了訓練領導才的海帆小彗星。課程中,一個以荒島求生為主題的活動為她十分難忘,「大家在討論中有不同意見,我們要溝通、要說服別人,但也可以加深我們之間的友誼。」她認為學到的技巧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到祖父母家中吃飯的日子,我會幫助照顧年紀比我小的堂、表弟妹們,給他們設計遊戲、讓他們乖乖的,不會到處跑,我從中得到滿足感。」 同是海帆小彗星成員的林樂天和張愷庭同樣投入資優課程。「我在視藝科的資優課程中也能發揮領導才能」,愷庭表示能活學活用, 「我們要製作不同的勞作,甚至定格動畫,不少以小組形式進行,小組中難免會意見不一, 出現爭執時我會在過程中協助大家達到共識。」樂天補充,「我也在課程活動中學到領袖需要聆聽別人,至於老師們亦常細心講解, 又例如數學培訓班,老師會以比賽等形式鼓勵我們積極參與,非常刺激!」 三層架構 全校推行 「課程著重配合學生不同的潛能,並關顧學生的能力」,該校梁綺媚校長指出,「而教育心理學家是課程的重要資源,協助我們以三層架構推行資優教育。」該校資優課程分為全班式、抽離式及第三層的校外專家培育:全班式分為創造力和多角度思考課程,分別在二年級及五、六年級全級推行,於德育及公民教育課時間進行,帶出關愛校園、批判性思維、認識社會等信息。 學生會於小三、四進行由教育心理學家設計和批改的創意測驗,找出資優學生參加非學科抽離式課程,有系統地發展學生的獨特才能。「校方會於課程開始前為參加學生的父母舉辦家長會,解釋課程特色,讓家長明白如何在家中配合」,梁校長解釋。非學科抽離式課程亦有安排銜接,三、四年級的「人才庫」培育創意、四年級下學期設演繹技巧班,五、六年級分別以「海帆小彗星」和「海帆特工隊」發展學生的領導才能。為智力優異的學生,校方會安排跳級,並邀請教育心理學家和資優教育學院專家提供培訓,「我們亦十分注重學生的情緒支援,提升他們的抗逆力等,亦十分重視和家長的溝通」,活動組鄭慧琪主任補充。 鄭主任強調學校在資優課程中十分注重情意教育,「我們時常教導學生要關懷他人感受和需要,以別人的角度思考。」她表示資優並非高人一等,「他們在平日課堂中深化已有的知識,亦能支援班上其他同學,發揮自己的才能;他們亦應學習別人的長處,改善自己,即使非資優學生也有值得他們學習的地方。」她續道:「我經常告訴他們,他們的成長比別人快,但仍有進步空間。」 她分享教學中的難忘回憶,一次活動需要部份同學蒙眼進行,「不用蒙眼的同學們為免同學撞到硬物受傷,自動自覺築起『人牆』,保護同學的安全。」她微笑著說:「他們創意十足,同時懂得欣賞別人,互相幫忙,這十分重要。」(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