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2_201211182

 

 忠心耿耿的小狗、機靈敏捷的貓咪、溫馴可愛的兔子 ……這些動物走進人類的家,成為我們家庭的一份子,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無奈牠們的壽命較人類短,面對寵物離世,主人不情願分離卻又無可奈何,接受本報專訪的陳永超神父也有類似經驗。 到底我們心愛的寵物死後會否升天堂?死亡又是否生命的終結?就讓超神父為我們一一解答。

 

 

 (本報專訪)「我小時候家中飼養了一頭唐狗,名叫『狗仔』,但其實牠是『狗女』」,這是超神父幽默的開場白, 「正因牠是一頭雌犬,牠會誕下狗寶寶、照顧牠們成長,為當時年幼的我也是一種生命教育。」後來他也有飼養過其他大大小小的動物:鴨子、小雞、魚、烏龜等,但另一次與動物的深刻接觸,則在他成為神父,在大埔聖母無玷之心堂區服務時發生。

從分離體會珍惜

他當時正考慮飼養一頭寵物,剛好有教友邀請他照顧一頭斑點狗。「本來是打算養小型犬的,但牠那時候只有一個多月大,傻頭傻腦、眼睛大大的,十分活潑可愛。看見牠,我的心情似乎也會變得開朗」,於是超神父便毅然負起照顧這頭小狗的責任。一人一狗共度六年的光陰,無奈因職責所在,超神父接受教區的安排,到另一堂區服務而面對分離。「和牠相處最深刻的經驗,便是和牠分離。新堂區沒有足夠的地方給牠活動,環境不適合牠,因此只能無奈放棄。」

他安排了小狗到明愛荔枝莊的營地生活,此後他們再沒有見面。「的確很捨不得」,面對與愛犬分離,知道以後再不能照顧牠、和牠一起生活、回家時再沒有牠熱情的歡迎,當時超神父甚至有點逃避。「我沒有再探望牠,因為我知道看見牠只會更捨不得,亦知道牠也跟我一樣。」但他仍非常關心愛犬, 他一直有從教友口中了解愛犬的現況,「牠起初跟該園的狗隻相處得不太愉快,但後來有愛狗的露營人士收養了牠,現在牠的生活環境和條件都不錯。」超神父補充:「最重要知道牠生活安穩。」

從死亡認識生命

超神父表示,從信仰的角度來看,和寵物相處可以經驗到天主創造的奇妙,「雖然牠們只是動物,但牠們能夠洞察和明白人的心情,譬如說主人心情不好時,牠們也會比較沉默。」既然動物和人也是天主的創造,哪麼是否有天我們能在天國與我們死去的寵物相遇?超神父強調,「我們該擔心的不在於牠們能不能進天堂,而是我們能不能進天堂。」他解釋動物與人不同,牠們沒有自由意志去抉擇行為,只是按照天性生活, 「所以動物不會做壞事,你或會說:『那頭獅子、那只鱷魚曾奪去人的性命!』但那只是牠們的天性,牠餓了便要吃,受威脅便要保護自己,牠不會懂得選擇這個是人、那只是小鳥等等。」超神父認為動物只是按天主的計劃生活,牠們自有天主恆常的照顧,「所以有一些說法是,牠們也可以在天堂。」

「但人的存在最為獨特,人與其他受造物有所分別。」超神父解釋,人擁有身體和靈魂,出生時兩者已結合,死後靈魂便會離開肉體。因人擁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做對的事、決定不做錯的事,所以只有人死後才有以下的狀況:生前行善避惡、順從耶穌基督的到天堂,行惡不行善的便會下地獄;所以我們該操心的,是自己死後的終向。

雖然知道喜愛的寵物在離開後自有天主好好照料,人總是難免傷心,而超神父認為面對的最佳方法,便是接受離別 。「沒有人、沒有動物植物可以存留到永遠,這是一項真理。但生命並非完結後便一無所有,在動物的後代、甚至植物的種子身上,我們看見生命的延續。」面對死亡,我們更要學懂珍惜、善待和尊重生命,這樣的態度更為積極。(澄) 

 

 

 死亡帶走寵物的生命,也帶走我們身邊親友的生命。超神父指出我們要接受自己的哀傷和掛念,也要認識自己將來的死亡。他補充:「你不能再聽到亡者的聲音,也不能再接觸他們;他們的確離開了我們的生活,但並不代表我們和他們的關係完全斷絕。」超神父解說,在祈禱中,我們透過信仰同一的天主,仍能與亡者有所聯繫。

教會將十一月定為煉靈月,為在煉獄的亡靈祈禱,「一些信友不是壞人,也沒有離棄天主,但因他們的信仰不完整,死後未能立刻進入天國,所以在另一個階段準備自己。」超神父續道:「教會將這個階段稱為煉獄,而當他們全心去愛和仰望天主時,他們便會得到進入天堂的恩寵。」他鼓勵小孩子偕同教會為亡者祈禱,配合天主的愛,祈求仁慈的天主賜予恩寵, 讓亡者早登天國。

 

 哀傷時,超神父鼓勵小孩子祈禱: 

「天主,求祢安撫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學懂珍惜生命, 更認識我們死後的永恆生命是來自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