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3a_20230305_f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自傷的行為時,應該怎樣處理呢?自傷行為不只出現在成年人中,也可出現在小孩和青少年身上。常見的自傷行為, 包括用指甲抓傷自己、以尖銳物件傷害自己身體、將身體撞向硬物等,以上屬於一些直接自傷的行為,另外也有一些間接自傷的行為,例如不進食或過度進食、進食後嘔吐、濫用酒精或毒品、進行其他高危行為等。有時候,孩子的自傷行為不容易被發現,家長應該多加留意孩子的整體行為狀況,注意有沒有可疑的行為現象,例如孩子常常孤立自己、減少跟其他人接觸、晚上比較夜才睡覺、較長時間躲在房間或浴室內、不理會天氣,而長時間穿著長袖衣物、喜歡同時佩戴多個手鐲、為他們的傷口編造其他藉口、有時提及有關自傷的事情、在社交平台分享一些自傷的圖片等。

 

假如家長發現這些行為,應該及早介入,盡快避免這些行為的發生,以免自傷行為愈來愈頻密和嚴重。孩子行為的背後,一定有其原因,家長應該嘗試了解原因,看看可否處理。自傷背後較常見的原因,就是情緒低落不穩,然後以自傷行為來發洩情緒。另一自傷行為的原因,就是希望進行一些激烈的行為,以吸引別人的注意。孩子出現這些自傷行為後,家長應該留意在孩子生活中,有沒有一些導火線或成因,例如孩子面對學習或考試的壓力、與家人或朋友分離、在學校被欺凌、被虐待、經歷其他創傷事件、朋輩間的爭執或暴力事件等。

 

遇到孩子出現自傷行為時,家長應該留意孩子有沒有一些潛在的情緒問題,監察有沒有情緒問題的症狀,例如情緒低落、焦慮、社交退縮、失眠、胃口減少等。另外, 家長也可跟學校老師聯絡,查詢孩子在學校的情緒行為表現,也可轉介至社工進行跟進和緊密監察,假如懷疑孩子有情緒問題,也可直接找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進行評估和跟進。

 

重點:

1. 有時候,孩子的自傷行為不容易被發現, 家長應該多加留意孩子的整體行為狀況,注意有沒有一些可疑的行為現象。

2. 自傷背後較常見的原因,就是情緒低落不穩,然後以自傷行為來發洩情緒。另一自傷行為的原因,就是希望進行一些激烈的行為,以吸引別人的注意。

3. 遇到孩子出現自傷行為時,家長應該留意孩子有沒有一些潛在的情緒問題,監察有沒有情緒問題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