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7_20220605_fade

賽艇是背進式運動,參賽者背向終點, 將漿用力向後划,讓艇推進,何時才到達終點?與對手的距離有多遠?賽艇運動員潘柯羽表示,需要憑經驗和感覺,亦是令她對這項運動著迷的地方,「我自小已熱愛運動, 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籃球也喜愛,這些運動能看見終點和目標,但是賽艇則要背向自己的目標努力前行,領先才能見到對手, 給我全然不同的運動體驗。」

 

中六生潘柯羽就讀於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中一時與家人由深圳來港定居後,才在中學的活動中接觸室內賽艇,已造出好成績,「一般初學者最快時間徘徊於兩分10秒之間,我第一次划艇500米便以1分55秒時間完成,因而加入了室內賽艇隊。」

 

成績斐然 艱苦訓練

 

她在中三獲選為香港賽艇代表隊成員, 同年即2018年,她已代表香港奪得亞洲海岸賽艇錦標賽銅牌,2019年更先後在泰國勇奪亞洲青少年賽艇錦標賽金牌,以及香港賽艇錦標賽女子單人雙槳艇金牌,去年在香港賽艇錦標賽公開組女子雙人雙槳艇贏得冠軍, 本年於亞洲室內賽艇錦標賽女子19歲以下個人2000米賽事奪得亞軍。

 

集訓時她幾乎每月也參與不同的比賽與賽艇測試,一星期有六天進行訓練, 每朝6時到中國香港賽艇協會訓練, 9時過後才回校上課。她說, 為追上學業進度,課後老師會為她重溫當日所學,她的中英文老師更於每週日給她進行線上補課。她亦善用乘車時間溫習, 「我事前以電話錄音記下學習重點,坐車閉目養神時聆聽錄音作溫習。」她說, 集訓時間雖多,卻成為她努力學習的動力。

 

成功背後 雙手長滿老繭

 

港隊訓練,柯羽每天划艇十餘公里至廿二公里不等,長距離的訓練令她雙手布滿老繭,她說磨出繭的雙手是賽艇運動員必經階段,也是她曾為此萌生放棄賽艇的念頭。她指出初期訓練時,雙手皮膚幼嫩,練習時反覆的轉槳動作令雙手磨出水泡而破損, 「當時痛至槳也提不上,仍要忍痛完成每次訓練,教練表示,只要捱過了,手部慢慢磨出繭,便不會痛。」她說這痛楚至今難忘亦難以形容,每次練習前後要消毒傷口,最後花上一個月時間才適應過來。

 

賽艇背後雖然有許多辛酸,但也給她紓解壓力,她享受在戶外訓練與大自然為伴的感覺,「尤其於清晨練習,太陽剛升起,在和煦陽光下划艇,隨著微風聽到岸邊樹葉的拍打聲音,鳥兒叫聲令我感到很放鬆;又或在比賽時聽到岸上的人向我打氣時,令我更有動力完成賽事。」

 

賽艇運動肯定了她的能力外,刻苦的培訓使她變得更堅強,特別在她中二時經歷父親病逝的傷痛,她說更要努力向上作為對亡父的思念。她回想自己第一次代表學校參與學界室內賽艇比賽時父親仍在生,「他當時在醫院, 賽前他致電給我, 只說了『加油!』,短短的鼓勵令我很感動。」

 

多年來她一直與母親相依,每次比賽, 母親因工作無法出席,「賽後她會觀看我的比賽影片,即使我的成績怎樣,她一定會讚賞我。」

 

上月,她剛完成中學文憑試兩天後,隨即前往中國內地參加集訓,積極備戰爭取12 月的亞洲錦標賽名額,代表香港參賽。對於賽艇,她認為要學習厚積薄發的精神,「成功需要逐步累積,不可急功近利,要努力才有所成就。」(高)